在现代社会工伤事故频发工伤认定成为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关键环节。有时工伤认定却面临多难题,使得部分劳动者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本文将围绕工伤无法确认时的 途径展开探讨以期为劳动者提供解决工伤认定难题的方法。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进展中,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工伤认定,是指依法对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的伤害是不是属于工伤的认定。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工作原因原则:劳动者受到的伤害与工作有直接关系;
2. 工作时间原则:劳动者受到的伤害发生在工作时间内;
3. 工作地点原则:劳动者受到的伤害发生在工作地点。
当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时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复查。复查程序如下:
(1)劳动者向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部门提出复查申请;
(2)部门理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复查决定;
(3)劳动者对复查决定不服的,可向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复核。
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还可向作出决定的部门所在地的同级人民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程序如下:
(1)劳动者向同级人民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2)人民理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3)劳动者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还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程序如下:
(1)劳动者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人民法院理应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不是受理;
(3)受理后,人民法院应该在60日内作出一审判决;
(4)劳动者对一审判决不服的,能够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伤赔偿疑惑发生争议的,可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程序如下:
(1)劳动者向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2)劳动仲裁委员会理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决定是不是受理;
(3)受理后,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该在60日内作出仲裁裁决;
(4)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在 进展中,假如经济困难可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程序如下:
(1)劳动者向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2)法律援助机构理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提供援助;
(3)提供援助后,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帮助。
假若工伤无法认定,用人单位仍然需要承担以下责任:
(1)支付劳动者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
(2)支付劳动者治疗期间的工资;
(3)支付劳动者因工伤造成的残疾赔偿金;
(4)支付劳动者因工伤造成死亡的一次性赔偿金。
劳动者在工伤无法认定时,仍然享有以下权益:
(1)需求用人单位支付治疗费用和工资;
(2)请求用人单位支付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
(3)需求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责任。
工伤认定难题怎样去解决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关键。劳动者在面临工伤无法认定时理应充分利用法律手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应该切实履行赔偿责任,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工伤认定工作的监和管理,保障工伤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61858.html
上一篇:认定不了工伤能评残吗——无法认定工伤的赔偿处理与应对措
下一篇:工伤认定困难时的赔偿指南:处理流程、赔偿标准及法律途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