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为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时获得经济补偿提供了有力保障。工伤赔偿的申请、认定及赔偿过程往往让多人感到困惑。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工伤赔偿的相关流程,帮助您理解怎样申请、认定工伤及获取赔偿。
(1)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是说患职业病的;
(2)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
(3)劳动者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的或是说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4)劳动者因战、因公致残或因工负伤,经治疗结后仍遗留残疾的。
(1)劳动者所受伤害程度达到《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规定的程度;
(2)劳动者所患职业病合《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范围。
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应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通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工伤事故。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劳动者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在15日内作出是不是受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通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后,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赔偿。
工伤医疗费涵治疗工伤的医疗费、住院费、复费等依照实际发生费用报销。
工伤津贴是指劳动者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依照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的生活费用。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照劳动者伤残等级,遵循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是指劳动者因工伤达到伤残等级解除劳动合同后,遵循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的医疗补助。
劳动者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工伤赔偿难题上发生争议,可首先通过协商应对。
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赔偿是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时的必不可少保障。熟悉工伤赔偿的申请、认定及赔偿流程,有助于劳动者在发生工伤时,及时获取赔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者在工作中要关注安全,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同时用人单位也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35344.html
下一篇:怎么才能去认定工伤赔偿金呢:法院如何认定工伤及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