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关键环节快速认定工伤对保障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减轻企业负担具有关键意义。本文将详细阐述快速认定工伤的具体条件以及工伤认定案件的程序快认快结要点。
工伤认定的首要条件是事故发生在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这里的工作时间包含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以及因工作需要临时安排的时间。工作场所包含企业的生产车间、办公地点、工现场等与工作有关的场所。
工伤认定的核心条件是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这里的伤害包含因工作原因致使的身体伤害、疾病、残疾等。需要关注的是工伤认定不仅限于在工作进展中直接受到的伤害还包含在工作进展中因工作原因造成的间接伤害。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范围涵以下几种情况: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收尾性工作受到的伤害;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
(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外出期间受到的伤害;
(5)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
(6)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造成的职业病;
(7)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致使的疾病,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治愈无效的。
工伤认定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含但不限于:
(1)受伤职工的身份证明;
(2)受伤职工的劳动合同;
(3)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经过的证明材料;
(4)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职工的诊断证明书;
(5)工伤认定部门需求的其他证明材料。
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理应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含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受伤职工的基本情况等。
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应该及时将受伤职工送往医疗机构救治,并垫付医疗费用。同时用人单位理应协助受伤职工办理工伤认定手续。
用人单位应该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材料包含但不限于:工伤认定申请表、受伤职工的身份证明、劳动合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经过的证明材料、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职工的诊断证明书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在15日内对申请材料实行审查。对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对不合条件的,退回申请材料并说明理由。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及时对事故情况实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进展中,可询问当事人、证人,查阅相关资料,委托专业机构实行鉴定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理应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依据工伤认定的条件,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对认定为工伤的理应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和受伤职工;对不认定为工伤的,理应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和受伤职工,并说明理由。
在整个工伤认定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遵循快速办理的原则,简化程序、增进效率,保障工伤认定案件快认快结。
快速认定工伤的条件涵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合规定范围以及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工伤认定案件的程序快认快结要点涵及时报告、及时救治、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和审查、调查核实、作出认定结论以及快速办理。掌握这些要点,有助于提升工伤认定工作效率,更好地保障职工权益。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34298.html
下一篇:工伤认定全流程指南:快速识别、申报与赔偿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