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作强度的增大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其中,扭伤腰是较为常见的工伤之一。由于腰部是人体的必不可少部位,一旦受伤,不仅作用工作,还会对生活优劣造成严重影响。那么扭伤腰怎样去认定工伤等级及赔偿标准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疑问。
一、引言
工伤认定与赔偿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在我国,工伤认定及赔偿制度日趋完善,但实际操作中仍有多细节需要明确。扭伤腰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伤,其认定工伤等级及赔偿标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为您解析扭伤腰工伤等级认定与赔偿的相关疑问。
二、扭伤腰工伤等级的认定
1. 扭伤腰工伤等级认定的依据
扭伤腰工伤等级的认定主要依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等相关标准。该标准将工伤分为十个等级,依照伤情严重程度、治疗情况及功能障碍程度实评定。
2. 扭伤腰工伤等级认定的程序
(1)伤者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单位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向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伤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扭伤腰工伤等级认定的具体标准
按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扭伤腰工伤等级的具体认定标准如下:
(1)一级:腰部活动功能完全丧失。
(2)二级:腰部活动功能大部分丧失。
(3)三级:腰部活动功能部分丧失。
(4)四级:腰部活动功能轻度受限。
(5)五级:腰部活动功能中度受限。
(6)六级:腰部活动功能重度受限。
(7)七级:腰部活动功能极度受限。
(8)八级:腰部活动功能完全受限。
(9)九级:腰部活动功能大部分受限。
(10)十级:腰部活动功能轻度受限。
三、扭伤腰工伤等级赔偿
1. 扭伤腰工伤等级赔偿的标准
扭伤腰工伤等级赔偿标准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规规定。赔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照工伤等级,按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
(2)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按照工伤等级,按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
(3)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依照工伤等级,按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
(4)停工留薪期工资:工伤期间伤者可享受停工留薪期工资。
(5)护理费:伤者需要护理的,可享受护理费。
2. 扭伤腰工伤等级赔偿的计算方法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本人工资为基数,依据以下比例计算:
一级:24个月工资;
二级:22个月工资;
三级:20个月工资;
四级:18个月工资;
五级:16个月工资;
六级:14个月工资;
七级:12个月工资;
八级:10个月工资;
九级:8个月工资;
十级:6个月工资。
(2)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以本人工资为基数,遵循以下比例计算:
一级:18个月工资;
二级:16个月工资;
三级:14个月工资;
四级:12个月工资;
五级:10个月工资;
六级:8个月工资;
七级:6个月工资;
八级:4个月工资;
九级:2个月工资;
十级:1个月工资。
(3)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以本人工资为基数,依据以下比例计算:
一级:24个月工资;
二级:22个月工资;
三级:20个月工资;
四级:18个月工资;
五级:16个月工资;
六级:14个月工资;
七级:12个月工资;
八级:10个月工资;
九级:8个月工资;
十级:6个月工资。
(4)停工留薪期工资:遵循本人工资计算。
(5)护理费:依照伤者护理等级,遵循以下标准计算:
一级:每月工资的60%;
二级:每月工资的50%;
三级:每月工资的40%;
四级:每月工资的30%;
五级:每月工资的20%;
六级:每月工资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