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业资讯 > > 正文
2024 08/ 20 10:47:40
来源:有模有样

工伤认定中的常见非工伤类型及其判定标准

字体:

工伤认定中的常见非工伤类型及其判定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工伤认定成为了劳动争议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工伤认定进展中并非所有的伤害都能被认定为工伤。本文将结合2018年最新的法律法规探讨工伤认定中的常见非工伤类型及其判定标准。

一、不能认定工伤的类型及判定标准

1. 自伤或故意伤害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自伤或是说故意伤害他人而受到伤害的不能认定为工伤。判定标准如下:

(1)伤害表现是不是为职工本人故意或过失造成;

(2)伤害表现是否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3)伤害表现是否与工作有关。

2. 操作引起的伤害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操作造成伤害的,不能认定为工伤。判定标准如下:

(1)职工是否存在行为;

(2)行为是否直接引起伤害结果;

(3)行为是否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工伤认定中的常见非工伤类型及其判定标准

3. 犯罪行为造成的伤害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犯罪行为引发伤害的,不能认定为工伤。判定标准如下:

工伤认定中的常见非工伤类型及其判定标准

(1)职工是否实犯罪行为;

(2)犯罪行为是否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工伤认定中的常见非工伤类型及其判定标准

(3)犯罪行为是否直接造成伤害结果。

4. 交通事故引起的伤害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不能认定为工伤。判定标准如下:

(1)交通事故是否发生在上下班途中;

工伤认定中的常见非工伤类型及其判定标准

(2)职工是否在交通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

(3)交通事故是否致使伤害结果。

5. 其他非工作起因引起的伤害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其他非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不能认定为工伤。判定标准如下:

工伤认定中的常见非工伤类型及其判定标准

(1)伤害是否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2)伤害是否与工作有关;

(3)伤害是否由其他非工作原因造成。

工伤认定中的常见非工伤类型及其判定标准

二、案例分析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不认定为工伤的案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判定标准:

案例一:某公司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在公司宿舍内自杀,因其自杀行为并非工作原因致使,故不能认定为工伤。

案例二:某建筑工人因操作不当致使本人受伤,由于其行为直接引起伤害结果,故不能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中的常见非工伤类型及其判定标准

案例三:某公司员工在下班途中遭遇抢劫被抢劫者打伤,因其受到的伤害并非工作原因造成,故不能认定为工伤。

三、结论

工伤认定是劳动争议中的必不可少环节,正确判定工伤与非工伤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具有要紧意义。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判断各类伤害是否属于工伤。对不能认定为工伤的类型,要明确判定标准确信工伤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熟悉工伤认定中的常见非工伤类型及其判定标准,有助于提升工伤认定的优劣和效率,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咱们应继续加强对工伤认定的研究和实践,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工伤认定制度贡献力量。

工伤认定中的常见非工伤类型及其判定标准

【纠错】 【责任编辑:有模有样】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B2-20140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