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部分不法分子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竟然将黑手伸向工伤认定领域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等手骗取工伤认定。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本文将揭露工伤认定诈骗的常见手,教大家怎么样防范与识别虚假工伤认定申请,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骗取工伤认定未获赔偿违法吗?
骗取工伤认定未获得赔偿是不是违法?这是多人对工伤认定诈骗表现的疑问。本文将对此实解答。
骗取工伤认定,无论是否获得赔偿,都属违法表现。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是工伤保险待遇的基础。虚构事实、伪造证据骗取工伤认定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还侵犯了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1. 法律责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虚构事实、伪造证据骗取工伤认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民事责任:骗取工伤认定未获赔偿的,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依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权行为人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工伤职工可以依法向侵权行为人主张损害赔偿。
二、骗取工伤认定书,骗取工伤认定书主动坦白怎么办?
骗取工伤认定书后,主动坦白是否可以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本文将对此实解答。
1. 主动坦白:依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身的罪行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身的罪行避免特别严重结果发生的,可减轻或是说免除处罚。
2. 法律责任:骗取工伤认定书的行为,已经构成违法行为。即使主动坦白,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主动坦白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处罚幅度由法院依照案件具体情况来确定。
3. 民事责任:主动坦白并不能免除民事责任。工伤职工仍能够依法向侵权行为人主张损害赔偿。
三、骗取工伤认定超过行政复议时限怎么办?
骗取工伤认定后,超过行政复议时限,怎么样解决?
1. 行政复议时限: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 超过行政复议时限:超过行政复议时限的工伤认定决定书生效。此时,工伤职工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工伤认定决定。
3. 法律责任:骗取工伤认定的行为,即使超过行政复议时限,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骗取工伤认定书怎么办?
发现有人骗取工伤认定书,应怎么样应对?
1. 举报:发现有人骗取工伤认定书,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依法实行调查对违法行为实查处。
2. 法律责任:骗取工伤认定书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3. 民事责任:工伤职工可向侵权行为人主张损害赔偿。
工伤认定诈骗行为严重损害了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咱们要增强警惕学会防范与识别虚假工伤认定申请,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时对违法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7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