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员工加班现象日益普遍。在加班期间员工也会遇到工伤事故,那么怎么样认定工伤、计算赔偿以及应对事故呢?本文将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疾病或突发疾病死亡。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涵以下几种情形: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是说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 因工作起因,患职业病的。
服务行业加班期间的工伤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 工作时间:加班期间员工仍在履行工作职责因而属于工作时间;
- 工作场所:服务行业的工作场所一般为营业场所,加班期间员工仍在工作场所内;
- 工作原因:加班是由于工作需要,由此加班期间的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在服务行业加班期间,以下几种情况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 员工在工作时间外,因公司安排加班而受到伤害;
- 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交通事故伤害;
- 员工在工作期间,因公司安排加班引起突发疾病死亡。
发生工伤事故后,员工或公司应及时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告,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接到报告后将对事故实调查,熟悉事故原因、过程和损失情况。
依照调查结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对事故实工伤认定,并向员工发放工伤认定决定书。
员工在工伤认定后可以向公司申请工伤赔偿。公司应该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赔偿。
工伤保险机构依据工伤认定结果,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赔偿标准,向员工支付工伤赔偿。
服务行业加班工伤赔偿范围涵: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复费用、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
- 医疗费用:依照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
- 住院伙食补助费:依照每日一定金额计算;
- 交通食宿费: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 复费用:遵循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 残疾赔偿金:依照残疾等级,遵循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
- 死亡赔偿金:依据本人工资的一定倍数计算。
工伤赔偿一般采用一次性支付途径,即在工伤认定后,一次性支付赔偿金。
服务行业加班工伤的认定、事故解决及赔偿计算,关系到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应该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提升自身 意识;企业也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员工权益,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健的工作环境。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服务行业加班工伤的监管确信工伤认定和赔偿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7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