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报警记录可以作为工伤证据吗:记录查询、保存时长与调取方法
在我国工伤事故的应对和认定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涉及到职工的权益保障。在工伤事故发生后120报警记录是不是可以作为证据以及怎样查询、保存和调取这些记录成为多人关心的难题。本文将围绕120报警记录在工伤认定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查询、保存时长和调取方法实探讨。
120报警记录即120急救中心的出警记录,记录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伤人员等信息。在工伤事故认定中,120报警记录具有一定的证据价值。
1. 法律依据:依据《人民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理应认定为工伤。120报警记录可作为证明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的关键证据。
2. 实际作用:120报警记录可证明职工在事故发生时,确实在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了伤害。同时120报警记录还能够为事故调查提供线索,帮助认定事故的性质和原因。
需要留意的是,120报警记录并非工伤认定的唯一证据。在具体案件中,还需结合其他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实综合判断。
按照《人民档案法》和《人民电子签名法》的有关规定,120报警记录的保存时长如下:
1. 纸质记录:纸质120报警记录一般保存期限为30年。在此期间相关部门需对记录实行妥善保管,保障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电子记录:电子120报警记录的保存期限为10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记录已成为主流,相关部门需对电子记录实定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1. 查询方法:职工或其家属能够向所在地的急救中心或生行政部门申请查询120报警记录。申请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 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 职工工伤事故的相关证明材料;
- 申请查询的理由和用途。
2. 调取方法:职工或其家属在查询到120报警记录后,如需调取作为工伤认定的证据,能够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 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职工工伤事故的相关证明材料;
- 120报警记录查询结果;
- 申请调取的理由和用途。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将在15个工作日内实审核。审核通过后,将为申请人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并将120报警记录作为附件附上。
120报警记录在工伤认定中具有一定的证据价值,但并非唯一证据。在工伤事故发生后,职工和家属应该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包含120报警记录,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120报警记录的管理,确信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工伤认定提供有力支持。
在查询、保存和调取120报警记录的进展中,职工和家属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正确行使权利。通过合法途径获取的证据,才能在工伤认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4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