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退休后继续工作。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他们在工作中遭遇工伤事故时是不是可以得到认定和赔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点。本文将围绕65岁以上能否申请工伤认定及其赔偿标准实探讨。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65岁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常常情况下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与用人单位之间只能形成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合同关系。 65岁以上的劳动者在劳务关系存续期间因劳务受到损害,一般不能认定工伤。
虽然65岁以上的劳动者不能购买工伤保险,也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在特殊情况下,他们仍然可以实工伤认定。以下几种情况值得关注:
(1)在工作期间发生了事故伤害或患上职业病;
(2)事故发生与工作有关;
(3)突发疾病,经抢救48小时之内死亡的。
在这些情况下,65岁以上的劳动者可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赔偿的基本原则是:赔偿金额理应依照工伤鉴定结果确定。工伤鉴定结果涵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
由于65岁以上的劳动者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他们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 在工伤赔偿方面,能够参照以下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依照一定比例计算;
(2)丧葬补助金:遵循一定标准支付;
(3)供养亲属抚恤金:依据供养亲属人数和年龄,依据一定比例计算;
(4)人身损害赔偿:按照实际损失和侵权责任,按照一定标准赔偿。
以老李为例,他是一名65岁的农民工,在务工期间不受伤。按照在案证据,能够证明老李为务工农民。虽然65岁已经达到退休年龄,但老李在工作进展中发生了事故伤害,于是可实行工伤认定。依照工伤鉴定结果,老李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金额。
65岁以上的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能够申请工伤认定。由于他们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于是在工伤赔偿方面,应参照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理应及时向工伤认定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依法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
在今后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咱们理应关注65岁以上劳动者的工伤认定和赔偿疑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保护,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151408.html
上一篇:超过67岁农民工是否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工伤认定的可行性探讨
下一篇:66岁工伤认定详解:如何按照赔偿标准进行工伤认定及赔偿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