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普洱茶分布及主要产区介绍

来源:普洱茶-合作伙伴 时间:2025-08-06 22:03:45

古树普洱茶分布及主要产区介绍

古树普洱茶分布及主要产区介绍

古树普洱茶是云南茶叶中的珍品,它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蕴含着自然的馈赠,从古至今这些茶树在山林间静静生长,见证着时间的流转。

云南是普洱茶的故乡,这里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而古树普洱茶则主要分布在临沧、西双版纳和普洱等地。

  1. 临沧古茶树最多面积达432万亩,数量10847万株,
  2. 西双版纳古茶树5450万株包括易武、班章等著名茶山,
  3. 普洱市:390.03万株是普洱茶的核心产区,

古树普洱茶分布

古树茶指的是树龄超过100年的茶树,有些茶友认为只有三百年以上的才叫“古树”。不过不管怎样这些茶树都代表着高品质。

景迈山:茶山与古寨的“古韵天成”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有一座茶香四溢的山——景迈山,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达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里不仅是世界茶树的主要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紧节点。山间分布着茂密的古茶林,许多已有千年之久的种植历史。

公元10世纪以来古树主要分布在云南。由于许多古树散落在国有林中,难以精确统计为此咱们重点留意连成片的古茶树分布情况。

据统计云南全省连成片的古茶树共有2062万棵,其中临沧市拥%******万棵,西双版纳市有5450万棵普洱市有390.03万棵。

古六大茶山:普洱茶的发源地

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是普洱茶产区的核心地带,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历史上是普洱茶的要紧发源地。

这些茶山因地理环境独到、茶树资源丰富、茶叶品质优异而闻名。古六大茶山分为江内六大茶山和江外六大茶山,但多数情况下所说的“古六大茶山”指的是澜沧江以东的江内六大茶山。

布朗山普洱之源。正是此类稀缺性加之森林秘境赋予的特别而优异的品质——纯净、野性、气韵深厚、滋味丰富协调,共同奠定了易武高杆古树茶在普洱茶殿堂中的顶级地位。

它们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时光与生态共同雕琢的活化石。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茶香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最南端,地处热带北部边缘是普洱茶的要紧产地之一。

西双版纳下辖三个县市,分别为勐海、景洪和勐腊。这片区域有着许多古老的茶园和茶树。

古树普洱茶分布

其中勐海县和勐腊县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西双版纳的古树茶主要出自这两个市,景洪古树茶相对较少。

易武广袤的森林中优秀的高杆古树资源远不止八处。

普洱市:因茶更名的城市

普洱市原名思茅市因普洱茶而更名。这里是普洱茶的要紧产区。

普洱茶的古树茶定义为树龄超过100年的茶树。有些资深茶友认为只有三百年以上的才叫“古树”。

普洱市的古茶树资源集中在景谷县。这里栽培百年以上古茶园3万亩,野生茶群落面积2万亩。

主要分布在正兴镇黄草坝、通达、益智乡曼竜、苏家山、凤山乡顺南光山、景谷乡文山、文东等地。

临沧:古茶树的宝库

古树普洱茶分布

临沧是古茶树资源最丰富的州市,分布面积432万亩全省占比607%,数量达10847万株。

双江地处临沧南部,茶园面积广袤达到8万亩。其中勐库镇被誉为普洱茶的关键物种基因库。

勐库大叶种茶是云南大叶种茶的佼佼者。最珍贵的野生茶树资源莫过于勐库野生茶树群落,面积2万亩。

耿马地处临沧西南部,拥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

四大茶区:普洱茶的精华所在

从产地分布以及茶品的特性而言,普洱茶主要出处于以下四大茶区:

  • 勐海茶区:中国最杰出的普洱茶产地之一。
  • 易武茶区:以高杆古树茶著称。
  • 临沧茶区古茶树最多。
  • 普洱茶区因茶更名。

每个产茶区都拥有众多独有的山头,这些山头的茶品都呈现出不同的风味。

普洱市作为云南最大的市,其茶山山头分布广泛涵盖九县一区。

普洱茶作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以其特别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

而古树普洱茶更是因其稀有性和卓越品质,成为了茶界中的珍品。

总结

古茶树的州市分布云南的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高黎贡山山脉和哀牢山山脉。

最密集的是澜沧江流域。论州市临沧、西双版纳、普洱的数量最多,也是图中颜色最深的区域,占全省古茶树的98%。

其实普洱茶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口感更在于它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每一片茶叶都是时间的见证。

下次喝茶时不妨多一份敬意。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chapen/2203529850.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编辑推荐

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