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和几个茶友聊天聊到普洱茶,大家都是一头雾水特别是关于标准的疑问,有人说“这茶有标准吗?”有人说“标准是不是经常变?”还有人说“感觉买茶就像开盲盒,完全靠运气,”这让我觉得是时候好好科普一下普洱茶的标准了,咱们普通消费者真的需要掌握这些不然很简单被坑啊,不然怎么愉快地“吨吨吨”喝茶呢?
简单而言现在管普洱茶的那个主要标准,就是GB/T 22111-2008,看到这串字母数字别懵,它就是那个“老大”,这个标准条例了普洱茶的定义、技术需求、试验方法、规则和标签标志等等,能够理解为这是给普洱茶定下的规矩,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茶才能叫“普洱茶”,有了它至少有个基本参照不至于太乱,不过这个标准是2008年的虽然叫“现行”,但茶圈里总有人盼着更新呢。毕竟十年了有些东西是不是该改改了?
除了上面那个GB/T 22111-2008其实还有部分相关的标准,比如关于茶叶感官审评、茶叶取样、茶叶包装、食品安全什么的。但是要说最核心、最直接定义“普洱茶”的那个,就是GB/T 22111-2008。其他的更多是辅助性的,或适用于更广泛的茶叶范围。咱们普通喝茶的重点记住GB/T 22111-2008就行这是“身份证”。别被一堆字母搞晕了抓住主要矛盾。
截至目前最新的标准还是GB/T 22111-2008。虽然听起来有点老但没有发布新的、替代它的标准。不过这并不代表标准没变。其实这个标准在2017年的时候做过一次修订主要是增长了对生茶和熟茶的定义区分并确定了普洱茶务必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虽然文件还是那个文件,但内容有更新!下次买茶看到包装上有这个标准号,能够留意下是不是符合最新的需求哦。
依照GB/T 22111-2008普洱茶的定义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翻译话就是:第一原料务必是云南那边的特定大叶种茶;第二,务必是晒青的毛茶;第三,制作和加工也务必在那个特定区域实行;第四,它是一种需要经过后期陈化的茶。简单粗暴理解不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做的,或不在条例地方做的都不能叫普洱茶!这定义其实挺清晰的但执行起来有时候还是会有点“擦边球”。
这难题问得好!为啥要搞这么多规矩?主要是为了规范市场。你想啊倘若没有标准大家随便拿点茶叶随便炒一炒、压一压,都叫普洱茶那消费者咋办?这不就成了“李鬼”遍地了吗?有了标准就像给普洱茶发了“身份证”,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真正的普洱茶。这样一方面能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让大家买得理解;另一方面,也能保护云南普洱茶这个金字招牌防止劣币驱逐良币。毕竟大家都想喝到货真价实的普洱茶,对吧?不然钱包疼不说口感还差多亏啊!
标准主要定义的是“什么是普洱茶”,它更侧重于产品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而不是详细的品质等级,比如它条例了茶叶不能有霉变,不能有农残超标感官上要符合普洱茶的基本特征(比如生茶有清香,熟茶有陈香啥的)。但是它不会规定“一级普洱茶”务必是啥样,“特级普洱茶”又务必是啥样。那个更多是企业的标准或市场协定俗成的东西。标准是底线是保底用的不是用来评判茶是好是坏的“天梯”。别指望它告诉你哪款茶喝,它只会告诉你这款茶符不符合“普洱茶”的基本要求。
很简单!下次买普洱茶看看包装上有没有印着类似“GB/T 22111-2008”这样的字样。有,就解释这款茶的生产厂家是依照标准来做的。这是基本的“合规证明”。有标准号不代表一定好喝,但至少解释它在“出身”上是合格的,就像考试及格了不一定是高分但不及格肯定不行!看到标准号心里踏实一点至少不是“三无产品”。现在许多正规厂家都会标明的,这已经成习惯了。找不到标准号?那就要小心了或许不太正规哦!
能喝!标准是推荐性标准(GB/T开头就是推荐性的),不是强制性的(强制性标准是GB开头)。也就是说理论上不标GB/T 22111-2008也能卖,但是!但是。没有标明往往意味着厂家对自身的产品不够自信,或是确实不符合标准。虽然能喝但风险就大了。就像你玩游戏别人都有攻略你啥也没有,是不是心里虚?买茶也一样有标准号至少有个参考,没标准号你咋知道它是不是真普洱?是不是用了什么“科技与狠活”?个人提议还是尽量选有确定标明标准的茶,图个安心嘛!别给自身找麻烦。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