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一直在研究普洱茶特别是它的耐泡度。说实话一开始我以为耐泡就是能泡很多次后来才发现这背后还有不少门道。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我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有人说能泡十几泡有人却说只能泡五泡。其实吧耐泡度真的因茶而异。有的老茶能泡到二三十泡,有的新茶可能泡个七八次就淡了。
我自己试过一款熟普,前几泡味道很浓,后面慢慢变淡,但还能喝。不过不是所有普洱都这么耐泡。我觉得关键还是看原料和工艺。
倘使你买的是大厂的茶,通常耐泡度会好一些。但倘使是小作坊的,可能就不太稳定。所以买茶的时候要多留个心眼。
这个我深有体会。以前我买过一款便宜的普洱,泡两三次就没味了,感觉特别失望。后来换了一款贵一点的,泡了五六次还香。
我觉得耐泡度确实和茶叶品质有关。好的茶叶原料好,工艺也到位自然能泡出更多层次的味道。
不过也不是越贵越好,有时候价格高不一定代表耐泡。还是要看具体茶的类型和年份。
我个人觉得,选茶不能只看价格,还要看自己的口感喜好。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用“泡水法”测试就是把茶泡开后看汤色和味道有没有变化。
其实很简单,你泡一杯茶,然后看看第二泡、第三泡是不是还能保持味道。倘使越来越淡那说明不耐泡。
我一般会泡三到五泡,看每一泡的变化。假如第五泡还能喝,那就算是比较耐泡了。
不同人对“耐泡”的定义不一样,有的人喜欢浓一点,有的人喜欢淡一点,所以这个也要根据个人口味来定。
这个问题我纠结了很久。网上有人说老茶更耐泡,但我自己试过之后发现不是绝对的。
有些老茶确实泡起来很顺滑,味道也很醇厚,但也有老茶泡几次就不行了。这可能和储存方式有关。
我觉得老茶的耐泡度取决于保存得怎么样。要是受潮或者变质了,再老的茶也可能不好喝。
所以买老茶要谨慎,找靠谱的渠道,别光看年份。
我刚开始喝普洱的时候,根本不懂什么叫耐泡。现在慢慢摸索出来了一些方法。
你要注意每泡之间的变化。比如第一泡是浓的,第二泡稍微淡一点,第三泡又恢复一点,这样就说明耐泡。
你可以闻香味。好的普洱在后面几泡还能闻到茶香说明它还在释放味道。
尝味道。假若后面几泡还是有层次感,那说明茶底不错。
耐泡不是靠次数,而是靠味道的延续性。
这个我之前还真没太注意后来发现冲泡方式真的会影响耐泡度。
比如,假若水温太高,可能会把茶泡得太快,导致味道流失快。相反水温低一点,反而能延长耐泡时间。
注水的速度和手法也很重要。假若水流太急茶容易被泡散,影响耐泡。
我试过几种不同的冲泡方式发现慢一点、均匀一点的冲泡方式,茶更耐泡。
喝茶不只是喝,还得讲究点技巧。
这个问题我之前没想过,直到有一次朋友送我一饼老茶,结果泡着泡着味道就变了。
我发现,倘若茶存得不好,比如受潮或者阳光直射,味道会很快变淡,甚至发霉。
所以存储环境真的很重要。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最适合存放普洱。
我建议大家买完茶后找个干净的盒子装起来,不要放在潮湿的地方。
不然再好的茶也会因为存储不当而失去耐泡度。
我觉得耐泡度和口感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耐泡的茶,通常口感也比较丰富。
比如一款耐泡的熟普,每一泡都有不同的味道,从浓到淡,层次分明。
而那些不耐泡的茶,往往味道单一,喝几泡就没什么意思。
耐泡度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口感体验的一部分。
我越来越觉得,喝普洱茶,不仅要喝味道,还要喝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