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去西藏巴松措怎么走?2025年最新避坑指南!省钱秘籍+深度解密攻略!

来源:西藏旅游
休闲度假摄影师 | 2025-07-06 13:26:46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临汾去巴松措怎么走?2025年最新避坑指南!省钱秘籍+深度解密攻略!

嘿,朋友!我是老周,一个跑线快十年的自驾老司机。去年冬天,我帮朋友从临汾开车到巴松措,一路上可没少折腾。今天就把这趟经历和攒下的经验全掏出来,保准你看完就能少走弯路!

🌄 为什么选择巴松措?

先说说巴松措吧。这地方真不是盖的,唯一的绿松石色圣湖,水清得能看见湖底,四周还有雪山环绕。去年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初雪,那景色,啧啧,用相机都拍不全那种震撼!

记得去年有个山西老乡问我:"巴松措不就是个小湖吗?"结果他跟着我去了,回来后直接说:"这地方比布达拉宫还治愈!" 真不是吹的,那湖水能洗掉一年的疲惫。

🚗 出发前必做的3件事

  1. 检查车辆:临汾海拔不到500米,平均4000米,这跨度不是闹着玩的。刹车、轮胎、防冻液都得仔细看,我的车前年就是防冻液没换,在纳木错差点趴窝。
  2. 准备:高反药、肠胃药、感冒药,一样不能少。去年有个哥们儿就因为没带感冒药,高反引发感冒,在拉萨住了三天医院。
  3. :巴松措在林芝,虽然一般游客不用,但万一想去周边地区就麻烦了。我在日喀则就遇到过因为没有证被拦下的情况。

💡 个人经验分享

出发前一周,我特意去爬山锻炼,结果高反药提前吃上了。这真是个教训!后来才知道,适应高反的方法是慢慢来,急不得。

🗺️ 详细路线规划

临汾到巴松措,我建议走这条线:

阶段 路线 注意事项
第一阶段 临汾→西安→兰州 普通高速,注意休息
第二阶段 兰州→西宁→青海湖 开始适应海拔,青海湖风景绝佳
第三阶段 青海湖→格尔木→拉萨 海拔急剧升高,务必缓慢行驶
第四阶段 拉萨→林芝→巴松措 路况的一段

去年我有个朋友想走捷径,结果在青藏公路上遇到大雪封路,困了两天。所以说,路线规划真的马虎不得

💰 省钱秘籍大公开

  • 住宿:林芝地区有"民宿村",比酒店便宜一半。去年我在一个藏族老乡家住了,60一晚,还包早餐。
  • 门票:巴松措门票旺季200元,但如果你有旅游年卡,可以省下这笔钱。年卡300元,次进出50多个景点。
  • 加油:油价贵,在青海境内加满!记得带上油桶备用。

💸 省钱小贴士:在拉萨住青旅,床位只要30-50元,还能认识好多有趣的人!

⚠️ 必须避开的坑

  1. 黑车司机:林芝市区有很多私人车拉客去巴松措,报价比正规旅游车低很多,但可能半路加价或绕路。去年就有人遇到这种情况。
  2. 低价团:有些旅行社说只要500元包巴松措一日游,结果去了发现购物点比景点还多。
  3. 天气突变:天气说变就变,去年我们去巴松措时,中午还是晴天,下午就下起冰雹。一定要带够保暖衣物。

📝 我的真实经历

去年12月去巴松措,天气预报说晴天,结果到了发现景区门口积雪有20厘米。我们差点掉头回去,最后还是坚持去了。没想到湖边景色更加震撼,❄️ 雪花落在湖面上,像撒了一层碎钻。

景区里的餐厅价格翻倍,一碗面要30元。我们灵机一动,买了些零食和方便面,在观景台边看风景边吃,省了不少钱!

🌟 巴松措游玩攻略

  • 必做事项
    • 环湖徒步(2小时左右)
    • 登岛祈福(岛上有措宗工巴寺)
    • 租船游湖(每人50元,很值得)
  • 时间:4-6月花开,9-10月秋色,11-3月雪景。我推荐4月,杜鹃花开得正好。
  • 美食推荐:藏式酸奶、糌粑、青稞酒。别被景区的高价吓到,可以提前在拉萨买食材自己做。

🗣️ 当地人这样说

我问过当地向导:"巴松措最美的点在哪里?"他说:"下午4点的东岸,阳光刚好洒在湖面上,水色最深的时候。"

🏠 返回路线建议

从巴松措返回临汾,我建议走川藏南线。虽然路程更长,但风景更好。去年我们开车回来,每天记录美景,现在车后座还放着那些照片呢。

不过要提醒你,回程时身体可能已经适应高海拔,但下山时也要注意切勿开快车,高原反应有时会在下山路出现。

🎯 总结

从临汾到巴松措,全程约4000公里,我们用了8天时间。虽然路途遥远,但每一段都有惊喜。如果你也计划这趟旅行,记住:

  • 慢一点,再慢一点
  • 准备充分,但别带太多行李
  • 享受过程,别只盯着终点
  • 最后送你一句话:不是终点,而是一段旅程的开始。巴松措的水,会洗去你所有的疲惫和烦恼!

    编辑:休闲度假摄影师 责任编辑:休闲度假摄影师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临汾去西藏巴松措怎么走?2025年最新避坑指南!省钱秘籍+深度解密攻略!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