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涉及到工伤职工的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劳动能力鉴定等方面。在我国工伤认定的管理工作由特定的行政部门负责。那么认定工伤究竟是由哪个单位管理呢?本文将从工伤认定的管理部门、流程、责任及赔偿时效等方面详细解答这一疑问。
工伤认定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责具体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在我国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分为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一般而言,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工伤认定工作。但若是工伤认定涉及到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则由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
1.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工伤认定的主管部门负责工伤认定的受理、调查、认定等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要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等。
2.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认定也属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管辖范围。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申请的受理、审核和认定。
1. 工伤申报: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是说依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该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受理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对申请材料实行审查。若是申请材料齐全、合法定形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受理。
3. 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理应对事故伤害情况实调查核实。调查核实进展中,可邀请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参与。
4. 认定工伤: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照调查核实的情况,对工伤认定申请实行审查。假若职工的伤害合工伤认定的条件,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认定工伤。
5. 送达认定结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将工伤认定结果送达给申请人和用人单位。假如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理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6. 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实行鉴定。鉴定结果作为核定工伤保险待遇的依据。
1. 用人单位责任:用人单位有责任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对职工发生的工伤事故负有一定的赔偿责任。要是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伤待遇,职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强制行。
2.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的受理、调查、认定等工作,对合条件的工伤职工应该及时认定工伤,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3.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任: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申请的受理、审核和认定,对合条件的工伤职工应该及时认定工伤,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伤认定的赔偿时效为1年。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职工或是说其直系亲属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假若超过1年未提出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受理。
工伤认定是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的管理工作。理解工伤认定的管理部门、流程、责任及赔偿时效,有助于维护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各部门应该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切实履行职责,保证工伤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高效。同时职工和用人单位也要增强法律意识,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共同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457242.html
上一篇:认定工伤是哪一年开始的
下一篇:认定工伤是哪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