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员工的工作环境日益复杂工伤事故也时有发生。工伤认定及赔偿疑问成为服务业员工关注的点。本文将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服务业员工工伤认定细则及标准实行解读以期为服务业员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工伤: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残疾或死亡。
2. 工伤认定: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员工在工作进展中发生的事故实行认定,确定是不是属于工伤。
3. 赔偿:指对认定为工伤的员工,按照其伤残等级和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的伤害;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
(4)患职业病的;
(5)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是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6)在工作进展中,因工作原因突发疾病死亡或是说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7)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8)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1)工作原因:工伤认定首先要确定事故是不是因工作原因引起。工作原因涵工作进展中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工作时间:工伤认定要考虑事故是不是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包含法定工作时间、加班时间、休息时间等。
(3)工作场所:工伤认定要考虑事故是否发生在工作场所。工作场所涵公司、门店、工地等。
(4)伤害程度:工伤认定要考虑伤害程度,涵轻微伤、重伤、死亡等。
(1)医疗费:依据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
(2)误工费:依照工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依照护理人员的工资计算;
(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照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计算;
(5)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依照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计算;
(6)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计算;
(7)丧葬费:遵循当地丧葬费标准计算;
(8)供养亲属抚恤金:依据死者生前工资和供养亲属人数计算。
(1)申请:员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该在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该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3)赔偿:认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理应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服务业员工工伤认定及赔偿疑惑关系到员工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理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员工权益。员工在遇到工伤疑惑时,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本文对服务业员工工伤认定细则及标准实熟悉读期望对服务业员工有所帮助。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7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