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认定对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减轻家庭负担具有关键意义。本文将针对扭伤这一常见的工伤情形详细解析最新的扭伤认定工伤标准、判定依据及工伤等级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关法律法规。
扭伤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受到损伤致使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的一种损伤。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的规定职工在工作进展中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该认定为工伤。对扭伤,以下几种情形可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造成的扭伤;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外出受到扭伤;
(3)在上下班途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交通事故伤害造成的扭伤。
(1)工作原因:指职工在工作中因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工作途径等致使的扭伤;
(2)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指职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在用人单位的经营场所或是说与工作有关的场所发生的扭伤;
(3)事故伤害:指职工在工作中因意外事故致使的扭伤。
职工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提供工作证明,证明其受伤是在工作进展中发生的。
职工需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诊断证明等材料,证明其受伤部位和程度。
职工需提供工作场所证明,证明其受伤是在工作场所内发生的。
职工需提供事故证明证明其受伤是由工作原因造成的。
按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的规定,扭伤的工伤等级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因扭伤造成关节功能完全丧失,严重作用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扭伤引起关节功能大部分丧失,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一定作用。
因扭伤致使关节功能部分丧失,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轻微影响。
因扭伤引起关节功能轻微丧失,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 1. 扭伤算不算工伤?
扭伤是不是算工伤,需要依照具体情况实行判断。假若合工伤认定的条件,扭伤可认定为工伤。
### 2. 扭伤认定为工伤后,待遇怎样?
认定为工伤的扭伤,职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含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 3. 扭伤认定为工伤后,能否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扭伤认定为工伤后,职工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依照鉴定结果确定工伤等级。
扭伤认定工伤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熟悉最新的扭伤认定工伤标准、判定依据及工伤等级,有助于职工在发生扭伤时,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在实际操作中,职工需按照自身情况,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遵循规定程序实行工伤认定。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预防扭伤事故的发生。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51236.html
下一篇:工伤判定:扭伤的工伤等级划分与认定标准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