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雇佣关系日益复杂工伤事故的发生也愈发频繁。工伤认定和雇佣关系的界定成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必不可少环节。本文将对工伤认定的标准及雇佣关系的界定方法实分析以期为相关当事人提供参考。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是说患职业病。工伤认定是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对职工受到的伤害或是说患职业病是不是属于工伤实确认的表现。
工伤认定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劳动者是不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具体包含以下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理应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是说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是说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工伤认定需要劳动者提供相关证据,涵但不限于:
(1)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证明;
(2)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申请表;
(3)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者工作情况说明;
(4)其他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证据。
雇佣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支付报酬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雇佣关系的界定主体涵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者是指提供劳动力的个人,用人单位是指接受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力并支付报酬的单位。
劳动合同是界定雇佣关系的关键依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确立雇佣关系的法律文件。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履行了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支付报酬的义务,形成事实上的雇佣关系。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指挥、管理、监下从事劳动双方形成从属关系,是雇佣关系的特征之一。
用人单位定期支付劳动者工资,是雇佣关系的要紧表现。
如劳动者在工作进展中形成的考勤记录、工作记录等,也可作为界定雇佣关系的证据。
工伤认定和雇佣关系的界定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关键环节。在工伤认定期间,劳动者应该依据工伤认定的标准提供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雇佣关系的界定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遵循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证劳动关系的稳定。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工伤事故的预防,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38663.html
下一篇:工伤复发伤残鉴定流程与认定标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