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的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要紧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对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误解造成部分本不属于工伤的情况被误判。本文将全面解析哪些情况不属于工伤帮助大家走出工伤认定的常见误区。
工伤是指在工作期间职工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患职业病。工伤认定,是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职工受到的伤害或是说患职业病是不是属于工伤实行判断。
1. 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非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
2. 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违反劳动律、操作规程或是说未选用安全防护措造成的伤害。
3.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非机动车事故造成的伤害。
4. 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外因个人起因受到的伤害。
5. 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突发疾病引发的伤害。
6. 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自杀、自残等非工作原因致使的伤害。
1. 职工在试用期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2. 职工在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等非正式用工形式下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3. 职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或是说止后,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4. 职工因工外出,在非工作时间内受到的伤害。
5. 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犯罪表现引起的伤害。
6. 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醉酒或吸引起的伤害。
1. 职工在工伤认定进展中,因个人原因引起伤情加重或是说恶化。
2. 职工在工伤认定进展中,因故意或是说重大过失引起伤情加重或是说恶化。
3. 职工在工伤认定进展中,因拒绝治疗或是说不配合治疗引发伤情加重或恶化。
4. 职工在工伤认定进展中因非法利用或医疗器械引发伤情加重或恶化。
1. 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个人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2. 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个人原因致使的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
3. 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个人原因致使的食物中。
4. 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个人原因引起的传染病。
1. 误区一:只要是在工作时间内受到的伤害,都属于工伤。
解析:并非所有在工作时间受到的伤害都属于工伤。如前所述,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非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不得认定为工伤。
2. 误区二:只要是在工作场所内受到的伤害,都属于工伤。
解析:同样,并非所有在工作场所内受到的伤害都属于工伤。如前所述,职工在工作场所内,因非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不得认定为工伤。
3. 误区三:只要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的伤害,都属于工伤。
解析:实际上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非机动车事故引起的伤害,不得认定为工伤。只有因交通事故致使的伤害且职工在交通事故中无过错才能认定为工伤。
4. 误区四: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为轻微伤,就不能认定为工伤。
解析: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为轻微伤,并不意味着不能认定为工伤。只要合工伤认定的条件,即使是轻微伤,也可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是一项复杂的法律程序,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熟悉哪些情况不属于工伤,有助于避免误判,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在遇到工伤疑问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确信工伤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27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