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业资讯 > > 正文
2024 10/ 03 23:47:03
来源:欺心诳上

违法分包工伤:认定责任、最新规定、赔偿追偿及法律依据解析

字体:

违法分包工伤:认定责任、最新规定、赔偿追偿及法律依据解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日益繁荣,各类工程项目层出不穷。在工程分包期间,违法分包现象时有发生,引起工伤事故频发。本文将从违法分包工伤的认定责任、最新规定、赔偿追偿及法律依据等方面实解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违法分包工伤认定责任

1. 违法分包的定义

违法分包,是指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在未取得建筑工程工总承包资质的情况下将建筑工程工总承包业务分包给他人。按照《建筑法》的规定,违法分包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2. 工伤认定的责任主体

在违法分包的情况下发生工伤事故,理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由该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3. 违法分包工伤认定的特殊情况

在违法分包的情况下,倘若实际工人与分包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实际工人发生工伤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倘若实际工人与分包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实际工人发生工伤,应由分包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三、违法分包工伤认定最新规定

1. 《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疑惑的解释(二)》

该解释于2019年2月1日起实明确了违法分包的认定标准,对违法分包工伤认定提供了法律依据。按照该解释,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理应认定为违法分包:(1)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将建筑工程工总承包业务分包给他人;(2)将建筑工程工总承包业务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3)将建筑工程工总承包业务以肢解、化整为零等方法分包给他人。

违法分包工伤:认定责任、最新规定、赔偿追偿及法律依据解析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难题的意见》

该意见于2018年1月1日起实,对违法分包工伤认定实了细化。按照该意见,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该认定为违法分包:(1)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将建筑工程工总承包业务分包给他人;(2)将建筑工程工总承包业务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3)将建筑工程工总承包业务以肢解、化整为零等形式分包给他人。

违法分包工伤:认定责任、最新规定、赔偿追偿及法律依据解析

四、违法分包工伤赔偿后可追偿吗?

1. 追偿的依据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由该用人单位遵循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若是违法分包单位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发生工伤事故后,理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在此基础上,要是违法分包单位赔偿后可以向具备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追偿。

违法分包工伤:认定责任、最新规定、赔偿追偿及法律依据解析

2. 追偿的例外情况

假使具备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已经履行了工伤保险责任,即已经为实际工人缴纳了工伤保险费,那么违法分包单位在赔偿后,不能再向分包单位追偿。

五、违法分包工伤法律依据

1. 《建筑法》

违法分包工伤:认定责任、最新规定、赔偿追偿及法律依据解析

《建筑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建筑工程工总承包单位将建筑工程工总承包业务分包给他人,理应合下列条件:(一)分包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二)分包业务不得超越总承包单位的业务范围;(三)分包合同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 《工伤保险条例》

违法分包工伤:认定责任、最新规定、赔偿追偿及法律依据解析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该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第十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依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3. 《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疑问的解释(二)》

违法分包工伤:认定责任、最新规定、赔偿追偿及法律依据解析

《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难题的解释(二)》第六条规定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在未取得建筑工程工总承包资质的情况下,将建筑工程工总承包业务分包给他人依照《建筑法》的规定,理应认定为违法分包。

六、结语

违法分包工伤难题关系到广大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各级部门和司法机关理应加强对违法分包表现的查处,切实维护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工企业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分包表现,确信工安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违法分包工伤的认定责任、最新规定、赔偿追偿及法律依据实行了分析,期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违法分包工伤:认定责任、最新规定、赔偿追偿及法律依据解析

【纠错】 【责任编辑:欺心诳上】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B2-20140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