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民工是一个大的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种种起因,农民工在工作中发生工伤的情况并不罕见。那么农民工是不是可认定工伤?工伤认定后,他们又能得到哪些赔偿和待遇呢?本文将对这些难题实行解析。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工伤是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情形。农民工工伤认定,首先要合这一定义。
农民工工伤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期间,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4)在工作进展中,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抢救财产、他人生命安全等紧急情况下,受到伤害的。
农民工工伤认定程序如下:
(1)农民工向所在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单位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农民工工伤赔偿主要涵以下项目:
(1)医疗费:涵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
(2)误工费:依照农民工受伤前的工资水平计算,更高不超过12个月的工资;
(3)护理费:按照农民工受伤程度按照规定的标准计算;
(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农民工伤残等级,遵循规定的标准计算;
(5)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依据农民工伤残等级按照规定的标准计算;
(6)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照农民工伤残等级,依据规定的标准计算。
农民工工伤待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工伤医疗待遇:农民工工伤治疗期间,享受与城镇职工相同的医疗待遇;
(2)伤残待遇:农民工工伤致残后,依照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伤残待遇;
(3)工亡待遇:农民工因工死亡,其家属享受相应的工亡待遇;
(4)遗属待遇:农民工因工死亡,其遗属享受相应的遗属待遇。
1. 协商:农民工工伤发生后,可以与单位实协商,达成赔偿协议;
2. 调解:如协商不成,能够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调解;
3. 仲裁:如调解不成,能够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 诉讼:如仲裁不成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农民工工伤认定与权益保障,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举措。各级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民工工伤认定的传力度,提升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单位也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80199.html
上一篇:农民工受伤认定及工伤赔偿全解析:如何判断民工工作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下一篇:农民工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流程详解:工伤待遇、 途径与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