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对遭受工伤的职工而言,熟悉工伤认定的流程至关要紧。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工伤认定的流程,帮助您理解怎么样向相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是指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对职工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患职业病实认定。工伤认定的意义在于:
1. 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工伤认定有助于保障职工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时的合法权益,保证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障。
2. 促进安全生产:工伤认定有助于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要紧组成部分,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应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受伤人员情况等。
用人单位应立即将受伤职工送往医疗机构救治并妥善保管相关医疗资料。同时用人单位应协助受伤职工办理工伤认定手续。
工伤认定申请应由用人单位或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以下是申请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 工伤认定申请表;
- 受伤职工的身份证明;
- 用人单位与受伤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备案证明;
- 用人单位对工伤事故的说明;
- 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职工的诊断证明;
- 其他有关材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理应在15日内对申请材料实审查。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告知理由。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理应及时对事故情况实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期间,可以邀请有关单位、专家参加。
依照调查核实的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理应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为工伤的应该送达工伤认定决定书;不认定为工伤的,应该送达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能够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认定进展中不收取任何费用。但需要留意的是,工伤认定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鉴定费用等,由用人单位承担。
工伤认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具体而言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能够自行向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也能够协助受伤职工办理工伤认定手续。
认定工伤的部门为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系形式和地址可能有所不同可通过以下途径查询:
1. 拨打当地12333电话咨询;
2. 访问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官方网站;
3. 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窗口咨询。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熟悉工伤认定流程对受伤职工对于至关必不可少。本文为您详细介绍了工伤认定的流程,期待对您有所帮助。在遭受工伤时,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企业也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352040.html
下一篇:工伤赔偿认定部门详解:如何申请、流程、材料及常见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