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事故认定是一项非常要紧的工作关系到职工的合法权益。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工伤认定分为认定工伤、不认定工伤和认定工伤等级三种情况。本文将围绕五种常见情形详细解析工伤认定豁免与不认定工伤的相关疑惑。
1. 因犯罪表现引发的伤害。若是职工在犯罪进展中受到伤害如抢劫、盗窃等其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
2. 因违反劳动律引发的伤害。职工在违反劳动律的情况下如酒后作业、擅自离岗等引发的伤害不认定为工伤。
3. 因自杀、自残等非因工起因引发的伤害。职工在非工作时间内,因自杀、自残等个人起因造成的伤害,不认定为工伤。
4. 因疾病、职业病以外的其他疾病引发的伤害。职工在患病期间,因疾病、职业病以外的其他疾病造成的伤害,不认定为工伤。
5. 因战乱、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伤害。在战乱、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作用下,职工受到的伤害不认定为工伤。
1. 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假若职工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如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应认定为工伤。
2. 因履行工作职责造成的伤害。职工在履行工作职责期间,如救援、紧急处置等,受到的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3. 因工作环境引发的伤害。职工在工作环境中,因工作环境因素引发的伤害,如职业中、噪声聋等,应认定为工伤。
4. 因工作强度过大引发的伤害。职工在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下,造成的身体损伤、疾病等,应认定为工伤。
5. 因单位安排的培训、学等活动引发的伤害。职工在单位安排的培训、学等活动中,受到的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1. 轻微伤害。职工受到的伤害较轻,如轻微擦伤、扭伤等,不认定为工伤等级。
2. 治愈后无后遗症。职工受到的伤害经治疗后,无后遗症或功能障碍,不认定为工伤等级。
3. 不影响劳动能力的伤害。职工受到的伤害不影响其劳动能力,如视力下降、听力下降等,不认定为工伤等级。
4. 治疗费用已由单位承担。职工受到的伤害,其治疗费用已由单位承担,不认定为工伤等级。
5. 职工已享受其他社会保障待遇。职工受到的伤害,已享受其他社会保障待遇,如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不认定为工伤等级。
工伤认定是一项涉及职工权益的必不可少工作,明确工伤认定的各种情形,有助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把握工伤认定的标准,既不能随意扩大工伤认定的范围也不能忽视职工的合法权益。对不认定工伤事故、不认定工伤、不认定工伤等级的情形,要充分熟悉其背后的原因,合理应对各种工伤争议,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271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