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要紧环节一旦认定为工伤职工就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很多人对工伤认定后的理赔流程及鉴定环节存在多疑问如“只要认定工伤就能赔到钱吗?”、“工伤认定后怎样去实鉴定?”等。本文将对这些疑问实详细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熟悉工伤认定后的鉴定及理赔流程。
工伤认定是指对职工在工作中遭受的伤害实鉴定,确认其是不是合工伤的条件。工伤认定的目的在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其因工受伤、患职业病时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赔偿。
工伤赔偿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职工受到的伤害被认定为工伤;
(2)职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异议;
(4)职工在工伤认定后,遵循规定实行治疗、复和鉴定。
工伤认定是工伤赔偿的前提,只有认定为工伤,职工才能获得赔偿。但工伤认定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赔到钱,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如治疗、复和鉴定等。
工伤认定后,职工应该向具有工伤鉴定资质的机构申请鉴定。我国工伤鉴定机构主要涵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1)职工向鉴定机构提交鉴定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 工伤认定决定书;
- 伤情诊断书;
- 用人单位意见;
- 其他相关材料。
(2)鉴定机构收到申请后对材料实审核,合须要的,予以受理。
(3)鉴定机构组织专家实行鉴定,并依据鉴定结果出具鉴定意见书。
(4)鉴定意见书送达职工和用人单位。
工伤鉴定标准主要涵:
(1)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2)职业病鉴定标准;
(3)生活自理能力鉴定标准等。
工伤认定后,职工应向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理赔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 工伤认定决定书;
- 鉴定意见书;
- 治疗费用清单;
- 其他相关材料。
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理赔申请后,对材料实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理赔申请提交给保险公司或社会保险基金。
保险公司或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理赔申请及审核结果依照相关政策实理赔。理赔款项将直接支付给职工。
职工收到理赔款项后,应遵循规定用途采用,如治疗、复等。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但认定工伤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赔到钱。职工在认定工伤后还需实鉴定,并按照规定流程提交理赔申请。只有合赔偿条件的职工,才能获得相应的赔偿。 熟悉工伤认定后的鉴定及理赔流程,对维护自身权益具有必不可少意义。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260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