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天气一冷,就特别想喝点热茶。翻箱倒柜,把家里压箱底的老茶都翻出来了。其中就有这款2006年的熟普,说实话,这茶在我这儿放了快有十年了,一直没机会细细品。今天正好有空,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真实体验。
先说结论吧:这茶不是那种让人惊艳的,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喝。对于入门级的茶友来说,它还是相当不错的。至于老茶客嘛,可能就要有点耐心了。
一打开茶饼的包装,居然没有想象中的仓味!反而有一股淡淡的沉香木香,闻着特别舒服。这点让我挺惊喜的,毕竟有些老茶放久了,味道容易跑偏。
不过等真正泡起来,口感上就有点一般了。它的茶味非常薄,从第一泡开始就有水味,整个冲泡过程都感觉像在喝白开水加了点茶味儿。而且,茶汤的浓稠感也不够好,跟平时喝到的熟普比起来,明显稀疏了点。
更让我有点接受不了的是,这茶喝着有点挂口、挂喉,还有点火气感。这让我怀疑,这茶的制作工艺是不是有点问题?毕竟,按照常理来说,放在昆明这种干燥地方的2006年的熟普,汤感不应该这么差劲啊。
说实话,这茶的制作工艺一般,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基本没什么异味,这算是它的一个优点。它的茶味非常薄,从第一泡开始就有水味,整个冲泡过程都有水味,茶汤的浓稠感也不好,即便是放在昆明,2006年的茶的汤感都不是这样的。而且这茶喝着有一点挂口、挂喉,还有火气感,通过这一表现来看。
不过也不是一无是处。这茶喝起来没有涩味,反而带点甜润感,喝完喉咙居然还有点回甘!谁能想到这茶已经快18岁了?这点让我挺意外的。
俗话说,好茶还需好水泡。对于普洱熟茶来说,冲泡方法更是至关重要。如果你也遇到了喝不惯普洱熟茶的情况,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 小贴士:冲泡普洱茶是一件看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并不容易的事。有些茶友看过相关的理论书籍,掌握了不少泡茶的基础知识,也非常熟悉投茶、注水、润茶的流程,对出汤时间也有所了解,但是在具体泡茶时,怎么泡都不好喝。其实,大多数的泡茶专业名词和基本理论,都是纸上谈兵,尤其是那些茶艺表演套路。想要泡好茶,最重要的还是多练习,多感受,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2006年熟普的口感,我特意查阅了一些资料,整理了不同年份熟普的口感特点,供大家参考:
年份 | 口感特点 | 代表茶品 |
---|---|---|
2006年 | 茶味较薄,水味重,汤感稀疏,但有一定甜润感和回甘。 | 大益【0562】,7572熟普洱茶 |
2010年 | 茶味开始变浓,汤感变得醇厚,陈香逐渐显现。 | 老班章熟茶 |
2015年 | 茶味浓郁,汤感醇厚,陈香明显,回甘持久。 | 普秀20年普洱春 |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普洱熟茶的口感会随着年份的增加而逐渐变化。2006年的熟普虽然茶味较薄,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陈香和甜润感,是入门级的不错选择。
除了口感之外,2006年的熟普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普洱茶是一种可以长期存放的茶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中的物质会发生转化,口感也会变得更加醇厚。
特别是像老班章熟茶这样的经典茶品,其品质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提升,也为其带来了更高的投资价值。从长远趋势来看,2006年老班章熟茶的价格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普洱茶认知度的加强,市场对这类经典茶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由于自然陈化的特性,老班章熟茶的品质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提升。
不过购买此类高价茶品时必须留意辨别真伪。普洱茶市场鱼龙混杂,有些不法商家会以次充好,用劣质茶叶冒充老茶,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2006年的熟普虽然不是那种让人惊艳的茶,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喝。它的口感比较平淡,茶味较薄,但有一定的甜润感和回甘。对于入门级的茶友来说,它还是相当不错的。而对于老茶客来说,可能就要有点耐心了。
我想说的是,喝茶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每个人的口味和喜好都不同。没有绝对好喝的茶,只有适合自己的茶。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找到自己喜欢的那杯茶。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喝完这28g,准备睡觉啦。冬天,最适合来一杯熟普洱茶了。最近我把家里那些压箱底的茶都翻出来试试,结果发现有的茶味道还是那么熟悉,有的却有了新的惊喜,真是让人惊喜连连啊!😄 这就是存茶的乐趣,每一口都有新的感受。
大家还看了:
06年普洱茶能喝吗? 2006年的熟普 2006年熟普洱茶好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