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随着“普洱”热的兴起,逐渐名声鹊起,被更多人熟知和喜爱。它是一个因集散地在“普洱”得名的茶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普洱茶的前世今生。
普洱茶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唐代,普洱地方被称为步日,属于银生节度地区,普洱茶的前身则叫做银生茶。不过古代人喝的普洱茶和我们现在冲泡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可以算作是普洱茶的前身。
直到宋代,云南的大理国派使臣与宋朝在今天的桂林一代进行茶马交易,这也是最初的茶马古道。为了方便运输,普洱茶被做成“紧团茶”也被称作“圆茶”。因为普洱茶具有特别的香气以及厚重的口感,逐渐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汉人喜欢。
到了元代,普洱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史料记载,周武王伐纣时,云南的种茶先民“濮人”已有献茶之举,虽无“普洱茶”之名,却为这片土地的茶文化埋下伏笔。
1833年,印度锡比萨加地区又发现了成片的野生茶树,数量众多,这进一步支持了茶叶发源于印度的观点。1991年在云南普洱澜沧拉祜族县富东乡邦崴村,发现了一颗千年古茶树。这些发现都印证了云南作为茶树演化“活化石”的地位。
普洱茶的名称来源有很多说法,普遍认为它源于其诞生之地——云南省普洱市(前身为思茅市)。云南普洱是世界茶树之源,而茶树的演变历经数千万年。
唐朝中后期,普洱茶已被广泛食用,但当时还没有“普洱茶”的名称,被称为“银生茶”。到了元朝,普洱茶被改为普茶,再到明朝的万历年间才定下来叫普洱茶。普茶的这个称呼最早在明朝的《滇略》中提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汽成团。”
清朝时期,普洱茶达到了鼎盛。雍清年间,云南多地的普洱茶均作为贡茶上京进贡。普洱茶的名声也随之传遍了全国。
普洱茶的传说众多,其中的当属诸葛亮所植之茶,被后人称为“武侯遗种”,成为了普洱茶的重要起源之一。基诺族至今相信茶王树是武侯亲种,一直保留祭祀的传统。
普洱熟茶的概念是在1975年左右才真正确定的,而在此之前的普洱茶,根据今天的标准来看,都属于普洱生茶。早期的普洱茶,如范和均、张凤岐、谭方之等人提出的汤色是红的普洱生茶,正是普洱熟茶的前身。
,红汤普洱茶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原因:工艺因素、自然条件和存放环境。于是50年代的时候,广东先行一步,想了个办法,模仿茶马古道日晒雨淋的环境,给茶叶加水,加速它的发酵。这就是普洱茶的前身——水发茶。
普洱茶,这一源自中国云南省的珍稀茶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从古代的银生茶到现代的普洱茶,它的每一次演变都是历史的见证。普洱茶的故事,就像一杯香醇的普洱茶,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