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 正文
20258/8
来源:大猫布丁

3个喝出糯香熟沱普洱茶的坑!(避坑指南+实测解析)

字体:

3个喝出糯香熟沱普洱茶的坑,(避坑指南+实测解析)

糯香熟沱普洱茶

嘿茶友们,今天咱们聊聊熟普洱那股子迷人的糯香,你是不是也觉得好的熟茶就该有那种香喷喷、像吃糯米饭的口感?但说实话这里面水很深一不小心就简单踩坑。

我之前也是拿着一沱熟普,闻着那股“糯米香”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茶肯定不赖,结果泡出来要么齁得慌要么就是香得有点假,喝完还堵得慌,后来才慢慢琢磨理解这糯香里藏着不少门道呢。

🚩 坑一糯香≠好茶小心“香精”的骗局,

这第一个坑真是让人又气又笑,有些商家为了让熟普“香”一点,就往里面加点香精,什么糯米香精、香兰草提取物,反正能让茶汤闻起来特别“香”的东西,他们都不吝啬。

留意, 此类“香”来得快去得也快,刚开启包装或刚泡开时那股香气特别冲,直冲鼻子闻着很舒服,但喝到嘴里你会发现那香气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层次感而且茶汤本身的味道很单薄,甚至有点苦涩。

我有个朋友就买过此类“香精茶”,开启盖子那糯米香简直要溢出来,“哇这茶太香了!” 他兴奋地说。结果泡了三泡那股“香”就淡得没了影,茶汤还涩得厉害。后来才知道里面加了香精。真是花钱买教训。

真正的熟普糯香应是内敛而持久的。它不是那种猛地扑鼻而来的香气,而是随着茶汤温度的缩减,慢慢散发出来的。喝到嘴里是那种顺滑、甘醇的感觉像喝了一口温热的米酒,或吃了一口软糯的年糕,那种舒服的、从喉咙一直暖到胃里的感觉。

怎么辨别?很简单多泡几泡试试! 真正的糯香会随着冲泡次数增长,越来越醇厚越来越耐人寻味。而香精味一般两三泡就没了甚至或许越泡越难喝。

🚩 坑二渥堆味≠劣质别把“土味”当“坑”。

说到熟普渥堆是绕不开的话题。有些茶友一闻到熟普那股土味、霉味就皱起眉头,觉得这茶肯定不好。其实这有点冤枉了渥堆工艺。

熟普的“糯香”很大程度上是靠渥堆发酵出来的。在这个期间茶叶会发生各种有益菌这些菌在分解茶叶物质的同时,也会发生部分特殊的香气物质。适度的渥堆味其实是熟普的一种特色

但这里要留意“渥堆味”和“霉味”是两码事!正常的渥堆味闻起来是那种有点像土腥”或“陈腐”的味道但绝对不是刺鼻的霉味!而且此类味道应是均匀的不是某一块特别重。

正常渥堆味 劣质霉味
闻起来像湿润的土壤、陈旧的纸张 闻起来像发霉的面包、潮湿的地下室
气味均匀没有刺鼻感 气味集中有刺鼻的酸腐感
冲泡后逐渐转为糯香、陈香 冲泡后或许伴随刺喉的苦涩

我个人觉得😊 适度的渥堆味反而让熟普的口感更厚重、更有层次。就像好酒需要时间陈酿一样,好的熟普也需要经过恰当的渥堆,才能散发出那种迷人的复杂香气

下次再闻到熟普的“土味”,别急着否定。先判断一下这是正常的渥堆味还是过度的霉味?倘使只是前者那或许只是这茶的风格比较老派而已!

🚩 坑三:沱形≠口感别被“外形”迷惑!

第三个坑跟熟普的形状有关,许多茶友觉得熟普做成沱茶是不是口感就会特别“糯”?或是说沱茶是不是更简单出“糯香”?

其实形状和口感的关系没那么直接。熟普的口感主要还是取决于原料等级、发酵程度、仓储条件这些内在因素。沱茶只是把茶叶压成了那个形状,它本身并不会“创造”糯香。

不过沱茶的有一个特点因为它是紧压的所以内含物质释放得相对慢部分。这意味着刚着手泡的时候茶汤或许“糯”感不那么明显但越往后泡口感越醇厚

  1. 沱茶由于紧压出汤相对慢适合慢慢品味
  2. 若是追求迅速出香能够选取散茶或饼茶。
  3. 有些商家会利用这个特点,用普通原料做沱茶,宣传“越泡越香”。

我个人实测过几款熟沱,发现确实有这个现象。比如我手头这沱“老班章熟沱”(嗯,我知道熟普老班章挺多,但就当是某个山头的吧),刚着手泡香气不算特别突出,但喝起来顺滑。泡到第五泡之后那股糯香才慢慢散发出来,而且茶汤的甘甜感也出来了。这让我觉得沱茶可能更考验茶底的“耐泡度”和“转化力”。

别被“熟沱”这个形状迷惑了,好的熟普不管是饼、砖还是沱都应有扎实的茶底恰当的发酵。形状只是个“外衣”好不好喝还得看内里。

怎么样喝出真·糯香熟普?

  • 别只闻香要品口感!香精味持久度差。
  • 别怕“土味”但要警惕霉味!正常渥堆味是特色
  • 别迷信“沱形”好喝才是硬道理!形状作用出汤速度但不决定品质。
  • 对比!多尝试!找到本身真正喜爱的“糯香”,

最后想说喝普洱茶,其实是个🌱 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过程。别怕踩坑每次踩坑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期待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少走部分弯路更快地找到属于你的那杯“糯香”好茶!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你喝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熟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下次再见!

【纠错】 【责任编辑:大猫布丁】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106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