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嘿朋友,今天咱们聊点有意思的,关于普洱茶里那些“古树”和“纯料”的往事,你喝过普洱茶吗?或听说过这些词?不少茶友起初都跟我一样,一头雾水,不过别急听我慢慢道来,结合我自身的经历保证让你有个大概印象。
先说说“古树普洱”,现在市面上但凡沾点“古树”的价格立马就上去了,许多人以为古树普洱茶嘛肯定是老祖宗那会儿就着手种的,对吧?其实啊不是这么回事儿。
你想啊以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老百姓喝茶,能喝上自家种的茶就不错了,哪管它是几十年树龄还是几百年的?那时候大家留意的是“能不能喝”,而不是“是不是古树”。就像我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奶奶就是拿那种大茶罐里随便抓一把茶叶,冲一壶就行哪有那么多讲究?
那古树普洱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火起来的呢?我有个茶商朋友他跟我说大概是在2000年前后特别是普洱茶价格开始上涨的那几年。大家发现那些生长在深山老林里、树龄比较大的茶树,做出来的茶味道确实不一样。口感更细腻香气更持久喝完喉咙舒服,回甘生津特别明显。
他给我举了个例子说以前他们收茶,只看茶山的名气比如哪个寨子的茶好。后来发现同一个寨子山头不同,甚至同一片地里树龄差别大,茶味也千差万别,于是“古树”这个标签就越来越受追捧了。这里面也有商家炒作的成分,但好茶确实是存在的,我自身就喝过一次是朋友从景迈山带来的,说是百年古树喝着确实跟普通的台地茶不一样,香气里有种特别的兰香,茶汤喝着很“厚”。那次体验让我对古树茶有了点概念。
“古树”的概念普及更多是市场推动的结果,大约在2000年后逐渐成为热点。
再而言说“纯料普洱”,这个词听起来更直白就是指用同一棵树、同一片茶园、同一天采摘的茶叶做成的茶,听起来很美好对吧?但你知道吗?在很长的时间里普洱茶,尤其是生茶拼配才是主流。
以前做茶特别是大厂的茶,为了追求口感稳定、缩减成本、利用不同原料的优点,常常会把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甚至不同年份的茶叶混合在一起加工。就像做菜这个菜放点这个那个菜放点那个,调出的味道,这在过去是常态没什么不对。许多经典的普洱茶配方,就是靠拼配出来的。
那“纯料”又是怎么来的呢?我猜大概是随着茶友对个性化、原产地风土追求越来越强烈,大家开始不满意那种“标准统一”的味道了。就想能不能喝到某个特定山头、甚至某棵特定老树最原始的风味?于是若干茶人、茶商开始尝试做纯料茶。
我记得大概也是2000年代中期开始市场上开始出现若干标注着详细山头、甚至详细茶园的普洱茶。比如“冰岛纯料”、“老班章纯料”这些名字,开始频繁出现,我记得第一次听到“纯料”这个说法,是在一个茶会上一个老板拿着一款茶,特别强调这是某某山头的纯料,当时感觉挺新鲜的。
我本身尝试喝纯料茶是在大概2010年左右。那时候跟几个朋友去云南,专门跑了部分茶山。在当地茶农的指导下咱们尝了同一片林子里不同位置的茶树,味道真的有细微差别。有的香气高扬有的茶汤饱满。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所谓的“山头气韵”确实不是空穴来风,回来后我就开始留意市面上那些标注得比较清晰的纯料茶。那时候也遇到过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说本身是纯料实际或许只是拼配里加了点那个山头的茶。
所以啊,朋友总结起来就是:
这中间还有很多细节和争议,比如怎么界定“古树”?多少年算古树?纯料是不是就一定比拼配好?这些都是茶圈里一直讨论的话题,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
对我而言喝茶嘛,开心就好。理解这些能帮咱们更好地理解这些,下次再看到“古树纯料”的标签,心里也能有个大概的谱。是吧?
概念 | 核心含义 | 大致兴起时间 |
古树普洱 | 强调茶树树龄较长(一般几十年以上) | 约2000年后 |
纯料普洱 | 强调原料出处单一(同一地块、品种、时间等) | 约2000年代中期 |
期待我的这点分享对你有点帮助。下次喝茶不妨也琢磨琢磨这些。😊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chachi/2158125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