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朋友圈被云南大渡岗普洱茶刷屏了,各种“一茶天下”的宣传看得我眼花缭乱,身边不少朋友都跟着“跟风”买了几斤,结果呢?要么是茶叶味道怪怪的,要么是价格贵得离谱,更让我扎心的是我花了大几百买的一饼茶,泡出来跟 supermarket 里的廉价茶包没啥区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大渡岗普洱真的像传说中那么神?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些让人头疼的。
说到大渡岗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云南有个地方产茶”,但实际上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咱们先来盘点几个大家最关心的痛点疑问:
这些疑问估计也是你心里嘀咕的,别急咱们一个一个来拆解!
说实话“好不好”这个难题真不能一概而论,就像咱们平时喝的饮料,有人喜爱可乐有人喜欢雪碧,口味这东西太主观了,大渡岗普洱确实有它的特色,比如茶气足、回甘快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吃得惯,我有个朋友就跟我吐槽“喝起来一股土腥味还不如我平时喝的绿茶呢!”😂 所以啊好不好喝,还得看你个人口味,不过话说回来大渡岗普洱确实有它的“硬实力”,比如它的制作工艺和产地优势,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简单而言喜欢浓烈口感的人也许会爱上它,偏爱清淡茶味的人或许就不太感冒,别被“一茶天下”的噱头忽悠了,亲自尝尝才是真道理!
这个疑问问得太对了!同样是“大渡岗普洱”,价格能差出好几倍甚至十几倍!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其实起因挺复杂的:
我有个亲戚就中过招花了8000块买了一饼所谓的“珍藏版”,结果专家一看说也就值2000块。你说这亏得是不是有点心疼?😭 所以啊买东西前多问几个“为什么”,总没错。
记住:一分钱一分货是基本道理,但有时候也可能是“一分钱冤枉货”。别被价格标签迷了眼。
这个疑问也是大家最关心的。毕竟现在市场上假货太多,一不小心就可能买到“李鬼”😈。辨别真假大渡岗普洱其实有几点小技巧:
看外形 | 闻气味 | 品口感 |
---|---|---|
真茶条索清晰饼面干净 | 有自然的茶香无异味 | 回甘明显无杂味 |
我第一次买大渡岗普洱时,也是一头雾水,后来请教了茶友才慢慢摸出门道。比如真的大渡岗普洱泡开后叶片完整茶汤颜色均匀;假的呢?茶叶碎末多茶汤浑浊。这点我在买第二回时就留意到了,果然没踩坑!
小贴士:多对比几家眼见为实,假使条件允许能先尝后买。
这个难题也是我纠结了很久的。作为茶小白直接上手大渡岗普洱会不会太“刺激”?答案是不一定!
大渡岗普洱确实有它的独有风味,但对新手来说可能需要一点适应期。我刚着手喝的时候就觉得味道太重有点“上头”,后来朋友提议我从轻度发酵的生普开始,慢慢过渡果然好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每个人的接纳技能不同。假如你平时就喜欢浓茶,那直接喝大渡岗普洱完全没难题。若是像我这样新手提议:
别怕尝试毕竟“实践出真知”嘛!😉
这又是普洱茶界的一大“玄学”——山头概念。什么班章王、冰岛蜜听得人云里雾里。大渡岗普洱也有类似的“山头说”,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说实话“靠谱”是相对的。确实不同山头的土壤、气候、海拔不同,会作用茶叶的口感和品质。比如大渡岗的茶因为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确实有特别的“山韵”。
但另一方面山头概念也被过度炒作。有些商家就是利用茶友对“名山”的迷信,抬高价格。我有个茶友就跟我说:“花了大钱买了个‘名山’茶,结果味道也就那样。”😩
我的提议是关注茶叶本身的品质而非仅仅是“山头”标签。好茶就是好茶何必纠结于“出身”呢?
现在网购这么方便买大渡岗普洱是选取网上还是实体店?这确实是个两难选择。
网购的好处是:
但缺点也很明显:
实体店的好处是:
但缺点是:
我的经验是:新手可以多去实体店感受,掌握后再尝试网购。或是先网购小包装试喝,满意后再买大包装。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金字招牌”,大渡岗普洱也不例外。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放得越久越好?答案:并非绝对。
确实普洱茶有后发酵的特性,适当陈化可以改善口感。但有几个关键点要留意:
我有个邻居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把一饼茶放在阳台放了五年,结果茶都发霉了。😱 所以啊存茶不是简单地“放起来”,而是需要科学的方法。
简单说好茶+好环境+好时机=好老茶。缺一不可!
聊了这么多其实想说的是:大渡岗普洱确实有其特别魅力,但并非“神茶”。它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口味、采购渠道和储存形式。
作为消费者咱们不必盲目跟风,也不必过度迷信。多掌握、多尝试、多比较,找到适合自身的那一款茶,才是最要紧的。👍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喝茶如人生品的是味道,更是心境。期望这篇小文能帮到正在纠结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