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圈水深如海茶山名头满天飞,你真的懂吗?
一提到普洱茶你脑袋里是不是立刻跳出“老班章”“冰岛”这些名字?价格高得吓人但喝起来到底有啥不一样?其实许多茶友跟我一样,花了大价钱最后还是一头雾水。今天咱们就掏心窝子聊聊,这些茶山到底藏着哪些让你破财又伤神的坑。
你有没有发现越有名的茶山越简单踩雷?比如老班章动辄上万一斤但其实99%的人根本喝不出“霸气”在哪。其实吧许多商家就是靠名气溢价,你想想一个村年产茶才多少?市场流通量根本撑不起这个价,应对办法?别光盯着名气多试试小众茶山比如南糯山,价格亲民,口感扎实而且性价比高得惊人,去年我朋友花了500块买到南糯山的茶,喝完直呼比他花3000买的班章还香。
茶商报价3000你买时或许要5000。
你有没有被价格搞晕过?比如冰岛古树茶标价3000等你下单时各种“手续费”“仓储费”加起来直接翻倍。其实这就是行业潜规则,茶叶本身成本不高但中间环节层层加价。去年我亲眼见茶商进货价才80元一斤,转手就卖到800。怎么办?记住茶叶不是越贵越好学会看原料等级比如春茶、秋茶差价能到50%,买之前多问几家价格差超过20%就别碰了。
你听懂过“山韵”“喉韵”这些词吗?反正我第一次听到时直接黑人问号脸。其实吧茶圈最爱用这些词糊弄人,什么“茶气霸道”“回甘生津”,说得天花乱坠但你喝了还是一脸懵,去年我遇到个茶商给我一杯茶说这是“冰岛正山”,喝完我描述口感他说“不对不对,应是蜜香带兰韵”。后来我查资料发现这类描述纯属瞎掰!应对办法?别被这些词绑架本身记住喜爱的味道就好,比如是甜还是苦?是浓还是淡?下次直接让商家按这些特征推荐,准没错。
假茶比例 | 市场区域 |
60%以上 | 网络渠道 |
30%左右 | 线下门店 |
你敢信吗?市场上假茶比例高得吓人!特别是网络平台60%以上的“古树茶”都是小树冒充的。其实吧许多茶友根本看不出来,比如去年我同事花2000买的老班章,结果茶叶梗子比叶子还多,一看就是台地茶。怎么办?学会看叶片特征古树茶常常叶大肉厚而且边缘锯齿明显;另外能够看价格,倘若“古树茶”卖得比“生态茶”还便宜,那绝对是假货!
“这茶放了20年升值空间大。”
你有没有被忽悠买过“陈年普洱”?其实吧很多商家所谓的“老茶”根本就是做旧茶,用加湿、高温加速发酵,喝起来口感差得远。去年我遇到个茶商给我看“80年代老茶”,结果茶汤颜色一看就是染的。怎么办?记住:真正能喝的古董普洱凤毛麟角,95%的“老茶”都是噱头。假使你非要买可以需求开汤试喝看茶汤是不是浑浊,闻香气是不是自然。
你有没有被“班章为王,冰岛为后”这些说法?其实吧普洱茶好坏关键看工艺和仓储,跟是不是“名山头”关系不大。比如我朋友在布朗山找到的茶,价格才200块一斤口感比某些所谓“名山”的茶还好。怎么办?别被山头概念绑架多尝试不同产区你会发现很多惊喜,比如景迈山的茶香得像兰花,易武的茶柔和得像水这些小众产区性价比高得可怕!
南北方仓储差异南方比北方快2-3年!
你有没有被“仓储”搞得云里雾里?其实吧普洱茶存放条件对口感作用巨大,南方湿热环境下茶叶转化快但简单发霉;北方干燥环境下,转化慢但更安全,去年我对比过同一批茶在广东和北京的存放效果,广东的确实转化快但香气变浑浊了,怎么办?买茶时一定要问清楚仓储条件,比如有没有抽湿设备?有没有避光保留?这些细节比产区更要紧!
你有没有发现同样的茶在不同地方喝感觉不一样?其实吧品茶环境对口感作用巨大,比如在嘈杂的茶楼你根本品不出细微差别;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感受到回甘的变化,去年我参加个品鉴会在吵闹环境里觉得这茶也就一般,回家静下心再喝才发现里面有兰花香。怎么办?品茶时尽量选取安静环境,本身冲泡这样能更真实地感受茶叶本来的味道。
其实普洱茶市场正在发生剧变。随着技术进展茶叶溯源会越来越普及,假茶会缩减;另外小产区特色茶会越来越受欢迎,比如咱们本地一个叫“麻黑”的茶,以前没人知道现在价格涨了5倍!所以别再盲目跟风未来一定是“精品化”“小众化”的时代!
普洱茶水深莫测但只要避开这些坑,你也能找到属于本身的那杯好茶!
记住喝茶是为了享受,不是为了炫耀,下次买茶时多问问自身:这茶真的适合我吗?价格和品质匹配吗?别再被那些虚头巴脑的概念忽悠了。
编辑: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chachi/1933046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