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前两天去茶城看到一哥们儿对着普洱茶饼直挠头,问老板:"这玩意儿咋整的,跟压缩饼干似的?"老板笑而不语,递给他一块。这哥们儿一尝,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卧槽,这口感,绝了!"然后一摸口袋,发现钱包比脸还干净,悻悻地走了。说实话咱老百姓对普洱茶块儿确实好奇,这玩意儿到底是咋来的?今天咱就唠唠这个话题,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
这问题简单粗暴,但很有意思!普洱茶能压成块,主要靠两点:茶叶本身的韧性和水分含量。你想啊,茶叶不是豆腐脑,它有纤维结构,加上制作过程中控制好水分压的时候就像揉面团一样,能保持形状。而且压成块儿有好处,能减少氧化延长保质期运输也方便。就跟咱们平时把菜叶子捆起来一样,整齐好看还省地方!
别看压块简单,准备工作可不少!首先是选料,必须是晒青毛茶,还得是质量好的;然后是称重,每个茶块要称好克数,不能差太多;接着是蒸软,用蒸汽把茶叶弄软不然压坏了就白瞎了。最后还要摊晾一下,去掉多余水分。这过程就像包饺子和面、擀皮、放馅儿,每一步都不能马虎。要是准备工作没做好,压出来的茶块要么散架,要么太硬像石头喝起来那叫一个酸爽!
普洱茶块形状可多了饼状、沱状、砖状,还有各种创意形状。为啥要搞这么多花样?其实都是有讲究的!饼状最常见,方便存放和运输;沱状适合小家庭喝,一泡刚好;砖状则显得大气,送礼有面子。还有些茶厂会搞动物形状,比如金瓜、元宝啥的,纯粹是为了好看。我个人觉得,形状不重要,口感才是王道。不过话说回来,谁不想收到一个像小猪那么可爱的茶块呢?
压块这事儿,力气使大了不行,使小了也不行。力度太大,茶叶细胞压破茶汤会又浓又涩,喝起来像喝;力度太小,茶块容易散开,保存起来麻烦。所以茶厂都有专门的压茶机,力度控制得刚刚好。就像咱们炒菜,火太大糊了,火太小又不出味儿。我觉得压茶这活儿特别考验经验,就像老司机开车知道啥时候该踩油门,啥时候该踩刹车。不过现在科技发达了很多茶厂都用机器压,比人工靠谱多了!
刚压好的普洱茶块,别急着喝!至少要放一个月,让茶叶"醒"过来。为啥?因为压的时候茶叶受热需要时间降温;而且压紧了,茶味需要时间才能均匀分布。就像刚出炉的面包,得等凉一凉才能吃。我有个朋友不懂这个,压好茶块就泡来喝结果味道怪怪的,还说我茶叶有问题,气得我差点把茶块砸他头上。其实只要放一段时间,茶味就会变得醇厚喝起来那叫一个舒服!
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不推荐!家庭压茶需要蒸汽设备、压茶模具和烘干工具这成本不比买现成的茶块低。而且家里环境控制不好,容易受潮发霉。不过假如你是硬核茶友,非要自己压,我有个土办法:用高压锅蒸茶叶,然后用月饼模具压,最后用烤箱烘干。但说实话,效果可能不如专业茶厂的好。我觉得,除非你是专业茶人否则还是老老实实买现成的吧,省心又省力!
保存普洱茶块有讲究,记住几个字:避光、通风、干燥、无异味。别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别密封太紧,别靠近厨房或厕所更别跟樟脑丸放一起。我有个邻居喜欢把茶块放在鞋柜上结果茶味全变成鞋味了,哭笑不得。保存好的普洱茶,放几年反而更好喝,就像美酒越陈越香。不过要注意不是所有普洱茶都适合长期存放,有些新茶就得尽快喝。这就像养孩子,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成为学霸,得看天赋!
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新茶和老茶压法还真不一样。新茶水分含量高,压的时候要轻一点,不然容易碎;老茶已经有些干硬压的时候要重一点,不然容易散。就像年轻人和老人年轻人能扛重东西,老人就得轻拿轻放。有些茶厂还会根据年份调整发酵程度,新茶发酵少老茶发酵多。我觉得这就像做饭,嫩肉和老肉,处理方法肯定不一样。不过说到底,压茶这事儿,经验比理论重要得多!
下次买普洱茶块时可以观察一下茶块的边缘是否整齐,假使太毛糙可能是手工压的;倘使非常规整,可能是机器压的。两种都有好茶,看个人喜好!
形状 | 特点 | 适合人群 |
---|---|---|
饼状 | 圆形扁平最传统 | 收藏爱好者 |
沱状 | 碗状,方便取用 | 日常饮用者 |
砖状 | 方形,大气稳重 | 送礼佳品 |
🍵 普洱茶块虽好,但别忘了泡茶的心情更重要!下次喝普洱,记得慢慢品,享受那份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