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全媒体记者 明洁 方雷 王琼)2025《通山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县大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持续增加学位供给,稳步提升公办园占比和学前教育普惠率;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校园餐管理,抓实心理健康教育,呵护学生身心健康。
近年来,通山县城区常住人口持续增长,适龄入学儿童、少年逐年增加,并在2024年达到峰值。面对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待,通山县委、县政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全面吹响了优化教育布局、扩充优质学位的集结号。
坚持科学布局,让学校跟着人口走: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5.82亿元,新建迎宾路小学、通羊一小新校区等学校,改扩建通羊五小、实验小学等7所学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5320个;强化教育用地保障。在城市规划中优先保障教育用地,投入2.5亿元新建迎宾路中学,设计规模60个班,可提供学位3000个,今年秋季学期可投入使用。
坚持优质均衡,让资源围着需求转:做好学校内部挖潜,坚持“一校一策”,合理制定挖潜扩容方案,通过增建教室、配齐设施设备等措施,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班26个、学位1430个。实施“教联体”共建改革,建成教联体31个,义务教育学校覆盖率达100%,融合型教联体占比为51.61%,其中通山县实验中学教联体获评首批省级示范性教联体。
坚持服务导向,让教育暖着民心办: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每年8月份印发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方案,建立“四严”管理机制,通过刚性制度保障阳光、规范招生。优化入学服务流程,构建义务教育招生平台,实现报名申请、信息审核、学位分配、结果公示“一站式”办理,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零跑腿”。
目前,通山县城区共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3所,现有在校学生28711人,教职工1424人。自2022年以来,共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位6750个,今秋将再增学位3800个。
接下来,我县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扩容提质,强化现代化教育强县建设保障,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