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老朋友!最近是不是也收到过一些奇怪的短信?“您的银行账户异常,请立即点击链接核实”,或者“您有未领取的,请点击确认收货”?别不当回事,这些都是2025年最新的短信诈骗手段。作为在诈骗圈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过来人,今天我就跟你唠唠,这些短信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才能不上当。
你知道吗?现在的诈骗短信可不只是以前的“猜猜我是谁”那么简单了。最近我朋友小张就中招了,收到一条“您的社保卡即将过期,请点击链接续期”的短信,结果点进去差点泄露所有个人信息。这已经不是个例了,2025年的短信诈骗更加精准和迷惑。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短信诈骗案件同比增长了37%,其中65%的受害者是因为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
去年冬天,我也差点被一条“水电费异常”的短信骗了。短信显示是当地供电公司的号码,内容说我的电表数据异常,需要点击链接进行核查。当时我正好收到过供电公司的通知,所以没有太怀疑。
幸好我有个习惯,遇到这种涉及个人信息的短信,我都会先打电话给客服核实。结果客服告诉我,他们根本不会通过短信链接的方式来核查用户信息。😅 从那以后,我对任何要求点击链接的短信都特别警惕。
识别诈骗短信其实不难,关键是要养成几个好习惯:
诈骗短信特征 | 正规通知特征 |
---|---|
要求点击链接或回复个人信息 | 提供联系方式供用户核实 |
使用紧迫性词语(立即、马上等) | 使用规范、礼貌的语言 |
号码与公布的不一致 | 显示专用短信号码 |
如果你不幸收到了可疑短信,别慌,按照这几点做:
我有个同事小王,收到一条“您的视频通话已被录音”的恐吓短信,要求转账才能删除录音。他当时吓得不行,但我教他先冷静,然后通过正规渠道报案。后来发现这只是个常见的诈骗套路。
除了识别诈骗短信,这些小技巧也能帮你远离麻烦:
重要提醒:记住,任何正规机构都不会通过短信要求你提供完整的银行、密码或验证码!
老人和孩子是短信诈骗的主要目标人群。我建议:
我母亲就曾收到过“孙子出车祸急需用钱”的诈骗短信,幸好我提前教过她,让她先打电话确认,避免了损失。
短信诈骗防不胜防,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就能大大降低风险。记住以下几点:
保护自己,也提醒身边的人。毕竟,多一份警惕,就少一份损失。🛡️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不妨分享给更多人看,让大家都远离短信诈骗的困扰!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