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出发一路向西,翻越雪山,穿越草原终点是海拔3700米的布达拉宫,当你在天门的小巷里闻着早餐的香味时,想象一下站在世界屋脊,阳光洒满金顶风声穿透耳膜,那一刻你会不会觉得,人生真的能够不一样?
其实去不是你想的那么贵,不过许多天门朋友一听到“布达拉宫”,第一个反应就是“穷游?”其实往返机票+当地交通+住宿,人均5000块足够了,对比你周末去趟武汉看个演唱会,花的钱差不多但体验能比吗?你看看去年天门出发的团,平均花费统计表:
项目 | 占比 |
交通 | 40% |
住宿 | 25% |
门票+餐饮 | 20% |
其他 | 15% |
别再抱怨穷了穷的是你的想象力,化解办法?提早3个月订机票找青旅拼房吃当地面食省钱又抗饿。
天门海拔不到30米直冲3000米以上,高反是躲不掉的。去年我带团有个天门姑娘刚到拉萨就头痛得走不了路,最后花了2000块进医院吸氧。其实高反没那么可怕关键是方法对不对?
你看科学应对才是王道。其实许多老说高反就像感冒不适几天就过去了。关键是你敢不敢迈出第一步?
布达拉宫每天限流2300人,你想想全国多少人在抢?去年我有个朋友凌晨4点抢票,结果还是落空,其实这不是技术难题是信息差难题。
不过说实话,布达拉宫的日落金顶确实是无价的。化解办法?加个旅行群信息灵通比啥都强。其实你想想人生有多少事值得你凌晨4点起床?
天门人爱重口味到了,你有或许质疑人生。牦牛肉干、糌粑、青稞酒,真的能下咽吗?不过去年我在八廓街发现一家天门菜馆,老板居然是老乡!
其实藏餐没那么可怕。酥油茶第一次喝或许觉得油腻,但搭配糌粑居然有种奇妙口感。化解办法?第一顿先吃面条然后慢慢尝试当地特色,你看舌尖上的也是风景的一部分。
许多天门朋友想象中的是《可可西里》那种极寒,其实拉萨最冷也就零下5度,不过昼夜温差大是真的白天穿T恤,晚上穿棉袄。
其实筹备衣物有个小窍门:内层速干衣中层抓绒衣,外层冲锋衣。这样搭配20-30℃都能应对,你看科学穿衣比买一堆衣服更实用。不过最扎心的是许多人才到拉萨就感冒,为啥?因为衣服没带对。
天门的朋友圈刷得飞起,到了或许要“断网”。其实拉萨市区信号还好但去纳木错那种地方,可能就只有中国移动能收到信号。
不过旅行不是来刷手机。去年我带团去珠峰,全程没信号但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反而更开心了,化解办法?离线地图带个充电宝接纳“断网”的现实。其实有些风景真的值得你放下手机。
天门人习惯8小时工作制,到了你也许会发现当地人9点才开门营业,其实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去年我去日喀则说好9点见面,结果司机11点才到。
不过此类“慢节奏”反而让人放松。化解办法?更改心态把行程宽松安排。你看旅行不是赶场是体验生活。其实许多天门朋友回来都说,在待一周感觉能多活十年。
其实很多人问布达拉宫到底有什么了不起?去年我在广场看到一对老夫妇,他们从重庆坐来花了8天时间。问他们值不值得老爷爷说:“咱们活了60年没见过这么蓝的天。”
你看价值从来不是用金钱衡量。天门到布达拉宫地理距离5000公里,心理距离可能跨越一生,其实争议很多但争议本身就是魅力的一部分。未来随着交通改善可能将会变成下一个丽江,但那种纯粹的震撼可能就消失了。
站在布达拉宫广场风拂过金顶,阳光刺痛眼睛你会突然理解,有些地方不去真的会后悔一辈子。当你回到天门看着掌握的街道会不会觉得,人生真的能够更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