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去厦门和贵楼个人游冬日暖阳下的土楼之旅
厦门的冬天暖阳下的土楼别有一番风味,和贵楼藏在南靖的群山里,古朴又神秘,冬天来这儿,游客少空气清新光线柔和,土楼的圆形轮廓在阳光下特别有层次感,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地方冬天到底有多美?
你真的掌握土楼吗?
你是不是觉得土楼就是那种拍过的老房子?其实不然,土楼是福建客家人的智慧结晶,比如和贵楼建于清朝雍正年间,有200多年历史了,对比厦门鼓浪屿那些欧式建筑,土楼更接地气更能感受当地人的生活形式,不过你真的去理解过它的历史吗?
数据说话游客对比
冬天来和贵楼游客量大概是夏天的30%左右,比如去年12月日均游客不到500人而7月能达到1500人,少了喧嚣多了宁静。你想想站在土楼前只有风声和本身的呼吸声,是不是很治愈?
暖阳下的视觉盛宴
冬天的阳光特别温柔洒在土楼的青瓦上,泛着金光。你抬头看圆形的土楼顶和蓝天形成绝美对比,其实这类光线一年中也就冬天有,夏天太晒秋天又太短。记得上次我来阳光透过木窗照进来屋里暖洋洋的,连空气都甜了。
小贴士冬天来土楼记得带手套。虽然阳光好但山里早晚还是凉的。我上次就冻得直跺脚后来买了本地特产的姜茶,才暖和过来。
听土楼里的故事
土楼不只是建筑更是活着的历史,和贵楼里住着几户人家,你跟他们聊聊天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故事。比如隔壁阿婆说她在这里住了60年从没想过离开。这类坚守在城市里很难见到。其实每次来土楼我都觉得像是穿越了时空。
季节 | 游客量 | 天气特点 |
冬天 | 日均400人 | 暖阳少风 |
夏天 | 日均1200人 | 闷热多雨 |
触感冬天的温度
你摸摸土楼的墙壁是那种粗糙又温暖的触感。冬天里阳光照在墙上会感觉墙面也在慢慢升温。其实土楼此类结构很特别冬暖夏凉。记得上次我坐在门槛上,阳光晒得后背暖烘烘的,连手机屏幕都看不清了,哈哈。
争议焦点:商业化与原生态
现在土楼越来越火你或许将会担忧它会不会变味。不过和贵楼还算保留得不错,商业化程度比田螺坑低不少。比如这里没有那种千篇一律的纪念品店,反而能看到村民本身做的土特产。其实此类平衡很难得你说是吧?
- 早上6点土楼被晨雾笼罩,像仙境
- 中午12点阳光最强,拍照效果
- 下午4点光线柔和,适合写生
生活场景土楼里的晚餐
你有没有试过在土楼里吃晚餐?我上次跟一户人家拼餐,他们做的客家菜特别地道。比如那道萝卜炖肉炖了足足3小时,味道浓郁到不行,其实此类体验在城市里根本找不到。记得当时咱们聊到天黑,连服务员都说:“你们城里人就是话多。”
趋势预测淡季更美
冬天来土楼的人少但我觉得这是好事。你想想倘使哪天土楼变成网红打卡地,是不是就丧失了原来的味道?其实这类宁静可能将会持续几年,趁现在赶紧来。不过以后会不会越来越多人冬天来,还真不好说。
对话片段:“冬天去厦门?那能有什么好玩的?”我朋友这么问我。“土楼啊!暖阳下的土楼美到哭!”我回应。结果他来了之后发朋友圈说:“早该听你的!”
最后的感受
冬天去和贵楼就像找到了一个秘密基地。你站在土楼前看着云慢慢飘过突然觉得时间都慢了下来。其实这类旅行不在于去了多少地方,而在于你有没有找到让自身放松的形式,比如我每次来土楼都觉得本身又“活”过来了。
- 带上好心情
- 找个当地人聊聊天
- 在土楼里住一晚(假如能够)
个人观察:冬天的小确幸
你有没有发现冬天来土楼,连空气都特别干净?比如我上次在院子里晒太阳,闻到远处飘来的炊烟味,突然就觉得很舒心。其实这类简单的小确幸才是旅行的意义所在。你说是吧?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胡海涛-行者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