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云水谣古镇福建小众秘境,绿树成荫的石板路百年老榕树低语土楼群静默矗立,空气里都是阳光和青草的味道,你敢信这里离厦门市区只有两小时车程?周末逃离城市来这儿吸氧洗肺绝对值回票价。
其实每次看到那些千篇一律的土楼合影,我就替云水谣不值,它明明是《云水谣》取景地,有故事有灵魂,不过现在许多人去了要么跟风打卡要么被商业化搞得心累,你确定你找对玩法了吗?别告诉我你只打算拍几张照片就走人。
云水谣有4座典型土楼,其中和贵楼、怀远楼是必看,和贵楼建在沼泽地上据说能晃动但不会倒这200多年前的"防震房"不比网红民宿有特色?怀远楼的高翘燕尾脊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那种对称美真的会让人屏息。不过记得提早在公众号预约,节假日人流量能达到2000+人排队进楼半小时是常态。我上次去直接套上草鞋在楼里穿行时脚底触碰到粗糙的土墙,那种历史感扑面而来比在外面看强多了!
全长6公里的古道其实精华段也就2公里。你信不信有人走完全程累到瘫?其实分段走就好。从云水谣村到怀远楼这段,两旁的桫椤树龄都在200年以上,叶子大得能遮住整个脑袋。我去年去时正赶上下雨石板路上泛着粼粼波光耳边全是雨打芭蕉的声音,这画面感直接拉满!留意穿防滑鞋有3处陡坡段老人小孩需要搀扶。对比武夷山那种商业化徒步路线,这里安静得能听到本身的心跳。
路段 | 特色 | 提议时长 |
村口-和贵楼 | 榕树隧道 | 45分钟 |
和贵楼-怀远楼 | 沼泽地貌 | 1小时 |
你肯定以为云水谣只有土楼吧?其实这里住着300多位畲族同胞。我上次去时正好遇到阿婆在教织布,那种蓝靛染料特有的深蓝色比什么网红蓝染都正宗,现在村里开了7家畲族体验馆但真正有传承人指导的只有3家。强烈提议预约阿妹家她家做的"乌米饭"是现采现做的,那种草木香混着米香我连吃了三碗!
云水谣的美食被严重低估了!你敢信在游客中心那家"云水谣土鸡馆",一桌人居然在吃速冻饺子?其实往村里走200米阿强叔的"土楼饭庄"才正宗。他家的"土楼八大碗"里,笋干炖肉是必点那种炖了8小时的软糯口感,我发誓比你在厦门吃的任何一道菜都香!不过记得提前打电话他家每天只做20份。对比鼓浪屿那些动辄200一人的餐厅,这里人均只要58元。
云水谣的住宿很特别要么住土楼里,要么住河边客栈。你猜怎么着?去年统计数据显示土楼民宿的平均入住率比河畔客栈高出15%!我试过住在怀远楼里的"云水谣人家",推开窗就是土楼全景晚上能听到楼里传来的古老歌谣。不过价格确实贵旺季要368元一晚。而河边客栈最便宜的只要128元,但隔音一般我上次隔壁打呼直接把我吵醒。其实的选取是住在村口那家"榕树下",性价比最高。
你肯定以为早上6点去就能避开人群吧?其实现在天不亮就有人蹲点!我上次凌晨4点起床结果发现已经有30人在等日出,不过我发现一个绝招——去土楼后面的茶园,那里游客少而且能拍到土楼在云雾中的剪影,还有别老拍全景试试用微距镜头拍老墙上的苔藓那种绿色纹理比什么网红滤镜都好看。对比抖音上那些修图过的照片,这类真实感才更打动人。
你绝对想不到云水谣的终极玩法是什么!其实跟着村里的向导去周边挖野菜,才是当地人才知道的秘密,去年冬天我跟着阿伯去了后山,居然挖到了野生的枸杞头那种清甜口感,比城里买的高级野菜强十倍!现在村里有5位持证向导每人带队的体验团每周不超过3次所以一定要提前预约。不过阿伯说这类纯野生体验或许再过5年就没了因为环境变化太厉害了。
关于云水谣的商业化其实是个复杂疑问。你或许将会看到很多的奶茶店、手信店,但别忘了这些收入有很大一部分会反哺土楼修缮。我去年采访过他说现在每年能从商业收入里拿出30%用于保护。不过确实有些体验被过度包装,比如那个"土楼穿越"项目,其实就是走个过场。其实最核心的争议在于:保护与开发怎么样平衡?就像我遇到的那个德国游客说的:"只要土楼还在这里商业是次要的。"但假如你看到某家店写着"网红土楼体验",绕道走。
云水谣古镇福建小众秘境!绿树成荫的石板路百年老榕树低语土楼群静默矗立。空气里都是阳光和青草的味道,你敢信这里离厦门市区只有两小时车程?周末逃离城市来这儿吸氧洗肺绝对值回票价!不过记住的体验永远留给那些愿意深入探索的人!
编辑:厦门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xiamenke/211174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