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春节到了很多人都想着怎么过个有仪式感的新年。我也不例外,去年春节,我去了贵州想看看那里的年味是不是跟北方不一样。不过说实话,出发前我心里也没底,毕竟网上说的那些美食美景,真的靠谱吗?
痛点:信息不对称让人纠结
其实啊,现在的旅游攻略很多,但真正能帮到你的不多。比如我看到有人说贵州的苗寨过年特别热闹,但又有人说那边冷清得很。到底哪个是真的?我问了好几个朋友,他们有的去过,有的没去过说得模模糊糊的,最后我自身还是得去试一试。这让我有点烦要是能有个更靠谱的信息源就好了。
视觉冲击:苗寨里的红灯笼与烟火气
到了凯里附近的西江千户苗寨,哇,眼前真是一片红彤彤!到处挂着大红灯笼,家家户户贴着春联,还有一堆人在院子里烤腊肉。我忍不住拍了几张照片发给朋友,她说:“哎呀,这才是过年该有的样子!”当时我就觉得这趟没白来。不过说实话,虽然景色很美,但人真的太多了,拍照都得排队,此类体验有点像景区高峰期的“打卡式”旅游。
听觉盛宴:山歌里的年味儿
晚上走进苗寨的小广场听到一阵阵悠扬的歌声。原来是在办篝火晚会大家围成一圈跳舞唱歌。有个老奶奶拉着我的手让我一起跳,虽然我完全不会但还是跟着节奏晃悠了一会儿。那种声音不是城市里的喧闹,而是带着泥土气息的自然音符,听得心里特别踏实。不过嘛,说实在的,音乐声太大了耳朵有点受不了,后来我就溜到旁边的小巷子里散步去了。
触觉记忆:舌尖上的酸辣体验
第二天早上我专门找了一家当地人开的小饭馆,尝了当地的酸汤鱼。酸辣的味道一下子冲进鼻腔,那种刺激感让我瞬间清醒过来。老板娘还热情地跟我聊起天,说这鱼是她自家养的,调料也是自家做的。我觉得这样的味道比连锁餐厅的好多了,但也觉得有点咸,喝了几杯茶才缓过来。其实啊,我觉得贵州菜挺适合冬天吃的热乎乎的一碗下肚,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
争议焦点:商业化会不会毁掉原汁原味?
后来我听说,有些地方为了吸引游客,把传统的习俗改得不像样了。比如有的苗寨搞起了“表演式民俗”感觉更像是在演戏而不是真正的节日。我倒不是说不能商业化,但期待别丢了本身的根。就像我那天在小饭馆吃到的酸汤鱼,它让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年味儿。
寻找年味儿的意义
这次贵州之行让我明白,年味儿不只是吃喝玩乐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回忆。不过嘛,若是你也想去贵州体验年味儿,记得避开高峰期,不然也许会有点累。对了,下次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再去一次,这次只看了个大概,还有很多地方没去呢!
大家还看了:
春节去贵州攻略
编辑:贵州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uizhouwu/1049102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