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日益受到关注。在实际工作中工伤认定难题仍然存在多争议其是逾期未改正的情况。本文将围绕工伤认定逾期解决、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单位理应在发生工伤之日起30天内申请工伤认定。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由于种种起因未能准时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引起工伤认定逾期。以下为工伤认定逾期常见的几种情况:
1.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
2. 劳动者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工伤认定申请材料不齐全,造成工伤认定部门无法准时作出认定。
按照社保部门的规定,逾期申请工伤认定既不予认定,又要单位本人承担费用。这意味着,在工伤认定逾期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劳动者在工伤发生后,应尽快与用人单位沟通,促其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
若是用人单位未能在规定的30日申请时限内备齐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可以申请长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具体操作如下:
(1)向工伤认定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说明期原因;
(2)工伤认定部门依照实际情况决定是不是同意期;
(3)期期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积极准备相关材料。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为受到事故伤害之日起1年内。对逾期工伤认定申请,人社部门不能直接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在接到逾期申请后,应依法实审查,并依据实际情况决定是不是予以认定。
在工伤认定逾期的情况下,若是劳动者不配合工伤鉴定,或用人单位不配合劳动者,劳动者将无法需求工伤保险赔偿,后续影响由劳动者承担。若是用人单位拖治疗,劳动者可须要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以下案例可供参考:
江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江海交通警察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第三人范某承担此事故的全部责任,某无责任。2020年2月24日,劳动者某在事故中受伤,但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后某因治疗费用难题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经法院审理,认为用人单位逾期未改正,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工伤认定逾期疑问涉及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理应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尽快与用人单位沟通,促其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履行法定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工伤认定逾期的情况,各方应依法应对,保障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和赔偿。
逾期未改正的工伤认定疑惑,需要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工伤认定部门共同努力,依法依规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471485.html
上一篇:逾期可能无法认定工伤
下一篇:逾期没有认定工伤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