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工伤等级的认定是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伤等级的认定标准、申请流程以及最新的高低判定方法。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等级分为一级至十级其中一级为最严重十级为最轻微。工伤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工伤部位、功能障碍程度、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等因素。
(1)一级至四级工伤: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一级至四级工伤:
- 因工死亡;
- 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 因工致残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因工致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2)五级至六级工伤: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五级至六级工伤:
- 因工致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因工致使身体器官功能严重障碍。
(3)七级至十级工伤: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七级至十级工伤:
- 因工致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因工引发身体器官功能轻度障碍。
职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该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可长,但最长不得超过180日。
申请工伤认定时,用人单位需提交以下材料:
- 工伤认定申请表;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
- 事故发生时的相关证明材料;
- 劳动者身份证复印件;
- 其他与工伤认定有关的材料。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理应在15日内实行审核。对合条件的,理应受理;对不合条件的,理应告知用人单位并说明理由。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认定为工伤的,理应发给《工伤认定决定书》。
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决定的上一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复查。
工伤等级的高低判定主要依据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工伤职工因工致残后的劳动能力实评估。鉴定机构理应依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实鉴定。
(1)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职工或用人单位可以向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2)提交材料: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 工伤认定决定书;
- 伤者身份证复印件;
- 医疗机构出具的伤情诊断证明;
- 其他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的材料。
(3)鉴定与通知: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应该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鉴定,并通知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
(4)不服鉴定结果:工伤职工或用人单位对鉴定结果不服的,能够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重新鉴定。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工伤等级的最新标准如下:
1. 一级至四级工伤: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一级至四级工伤:
- 因工死亡;
- 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 因工致残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因工致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2. 五级至六级工伤: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五级至六级工伤:
- 因工致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因工引发身体器官功能严重障碍。
3. 七级至十级工伤: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七级至十级工伤:
- 因工致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因工致使身体器官功能轻度障碍。
工伤等级的认定是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理解工伤等级的认定标准、申请流程及最新高低判定方法,有助于工伤职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该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办理,保障工伤认定工作的顺利实行。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35687.html
下一篇:工伤认定的标准与条件:详解构成工伤的具体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