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工作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工伤事故仍时有发生工伤认定及赔偿疑惑成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要紧议题。本文将围绕工伤认定是不是有赔偿、未认定时的赔偿情况以及认定后赔偿金额的详细解析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实用的法律知识。
工伤,是每个劳动者都不愿面对的字眼,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劳动者怎么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工伤认定及赔偿显得为必不可少。那么工伤认定到底有木有赔偿?未认定时是不是有赔偿?认定后赔偿金额又是多少?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一、没做工伤认定有赔偿吗?
未实行工伤认定,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仍有可能获得赔偿。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在工作中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该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即使未实行工伤认定,劳动者也可通过以下途径争取赔偿:
1. 与用人单位协商: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实协商达成赔偿协议。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是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劳动仲裁: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3. 人民法院诉讼:若劳动仲裁不支持劳动者的请求,劳动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二、工伤认定有赔偿吗现在?
工伤认定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法实的认定。工伤认定后,劳动者可获得以下赔偿:
1. 工伤医疗待遇:涵工伤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等。
2. 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是指劳动者因工伤停工治疗期间依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的津贴。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照伤残等级,劳动者能够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4.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劳动者因工伤需要长期治疗的,能够申请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5.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者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能够申请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6. 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劳动者因工死亡,其家属能够申请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三、工伤认定有赔偿吗,工伤认定后能赔多少钱?
工伤认定后,赔偿金额依据以下因素确定:
1. 工伤等级:依据伤残等级,赔偿金额有所不同。伤残等级越高,赔偿金额越高。
2. 工资水平:赔偿金额与劳动者本人工资水平有关。工资水平越高,赔偿金额越高。
3. 工伤医疗费用:工伤医疗费用包含治疗工伤的费用、复费用等。
4. 工伤津贴:工伤津贴依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一般为本人工资的60%。
5.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照伤残等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7个月;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5个月;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3个月;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1个月。
6.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照劳动者工伤情况,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8个月;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6个月;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4个月;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2个月。
7.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4个月;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2个月;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0个月;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8个月。
工伤认定后劳动者可获得相应的赔偿。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劳动者应积极 ,争取本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应该依法履行工伤保险责任,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307439.html
下一篇:工伤认定全解析:如何判断工伤事故等级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