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是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工伤认定对保障职工权益、维护社会和谐具有要紧意义。并非所有在工作期间发生的伤害都能被认定为工伤。本文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梳理十类不合工伤认定的情形以帮助广大职工熟悉工伤认定的相关标准。
1. 在上下班途中职工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这类情况虽然发生在上下班途中,但并非在工作场所发生为此不能认定为工伤。
2. 职工在工作进展中因个人原因致使的伤害,如斗殴、自杀等。这些伤害与工作无关,不能认定为工伤。
3. 职工在工作进展中,因违反劳动律和操作规程引起的伤害。这类伤害是由于职工自身原因造成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4. 职工在工作期间,故意制造的伤害。这类伤害是出于职工恶意不能认定为工伤。
5. 职工在工作进展中因疾病引发的伤害。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引发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
6. 职工在试用期内受到的伤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试用期内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
7. 职工合同到期后,继续在原单位工作受到的伤害。这类情况虽然发生在工作进展中,但已不属于劳动合同范畴,不能认定为工伤。
8. 职工退休后,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退休后的伤害已不属于工作期间发生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
9. 职工在非全日制工作期间受到的伤害。非全日制工作期间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
10. 职工在工作进展中,因其他不合工伤认定条件的情况受到的伤害。如:职工在参加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时受到的伤害等。
工伤认定是一项严谨的工作。职工在遇到伤害时,要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判断是不是合工伤认定的条件。以下为十类不合工伤认定的情形:
1. 非工作场所发生的伤害;
2. 非工作原因造成的伤害;
3. 违反劳动律和操作规程引发的伤害;
4. 故意制造的伤害;
5. 疾病致使的伤害;
6. 试用期内的伤害;
7. 合同到期后的伤害;
8. 退休后的伤害;
9. 非全日制工作期间的伤害;
10. 其他不合工伤认定的情况。
理解这些情形有助于职工正确判断自身是否属于工伤,从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保障职工的工伤权益,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贡献力量。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24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