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工伤认定争议屡见不,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成为点疑惑。本文将从工伤认定争议中举证责任应由谁承担这一疑惑入手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及实践案例,以期为解决此类争议提供有益参考。
引言
工伤认定争议,往往涉及到劳动者、企业和部门等多方利益。在工伤认定期间,举证责任的分配直接关系到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和企业负担的减轻。那么在工伤认定争议中,举证责任应由谁承担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难题结合法律法规和实践案例,实深入探讨。
一、工伤认定争议中举证责任应由谁承担
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工伤认定申请由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提出。在工伤认定期间,劳动者理应承担举证责任。具体而言,劳动者需要提供以下证据:
1. 工作证明:劳动者需提供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工作证、工资条等证据,以证明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2. 事故证明:劳动者需提供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等证据,以证明其受到的伤害是在工作中发生的。
3. 医疗证明:劳动者需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诊断证明等证据,以证明其受到的伤害程度。
4. 其他证据:如监控录像、目击者证言等,以证明事故发生的情况。
二、不认定工伤怎么办
1. 不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可以选用以下措:
(1)申请复查:劳动者可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行政部门申请复查。
(2)提起行政复议:劳动者能够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行政部门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3)提起行政诉讼:劳动者可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 不认定为工伤的七种情形:
(1)故意犯罪。
(2)醉酒或吸。
(3)自残或自杀。
(4)在抢险救灾等紧急情况下,不按指令行事,引起自身受到伤害的。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个人起因受到伤害的。
(6)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他人故意实的伤害表现受到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3. 不认定工伤会通知吗?
是的,行政部门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后,理应将决定书送达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假使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能够依照上述途径实行申诉。
4. 不认定工伤企业有责任吗?
不认定为工伤,企业不一定承担责任。倘若劳动者受到的伤害是由于企业的过错致使的,企业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企业未按照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引起劳动者在事故发生后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企业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结论
工伤认定争议中,举证责任应由劳动者承担。劳动者在工伤认定进展中,应积极提供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进展中,理应严格依法办事,保障劳动者权益。企业理应履行社会责任,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减轻劳动者在工伤认定进展中的负担。
工伤认定争议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保证劳动者在遭受工伤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和合理的赔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2024伤残丨患者拒绝气管插管:是否等同于放弃生命救治?
- 2024伤残丨全面解析:拒绝气管插管同意书范本、注意事项与法律后果
- 2024工伤丨拒绝气管插管英文简写:含义、是否等于放弃抢救及同意书解析
- 2024工伤丨'工伤拒绝治疗如何 :工伤认定与应对策略解析'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拒绝治疗如何处理:赔偿标准、程序与法律途径详解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拒绝治疗的:情形、后果、赔偿标准与职工拒绝治疗的处理
- 2024工伤丨'工伤职工拒绝治疗,能否仍被认定为工伤?'
- 2024伤残丨全面解读:工伤保险待遇中拒绝治疗的权益与影响分析
- 2024因工受伤丨拒绝工伤治疗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吗——工伤职工拒绝治疗后的保险待遇问题
- 2024工伤丨工伤赔偿争议:拒绝治疗情况下工伤认定的法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