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部门直接认定工伤怎么办手续
1. 工伤认定的含义与意义
工伤认定是指对职工在工作中遭受的人身伤害或是说职业病实行认定确定其是不是合工伤条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过程。工伤认定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要紧意义。
2. 工伤认定部门的职责
工伤认定部门主要负责对工伤事故实认定,涵以下职责:
(1)接收工伤事故报告,对事故情况实调查核实。
(2)按照调查情况,对工伤事故实认定。
(3)出具工伤认定结论,通知相关单位及个人。
3. 工伤认定手续办理流程
(1)事故报告
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工伤认定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涵:事故时间、地点、起因、受伤人员情况等。
(2)提供相关材料
用人单位需在报告事故后的15日内,向工伤认定部门提供以下材料:
① 工伤事故报告书;
② 事故现场照片;
③ 用人单位与受伤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④ 受伤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⑤ 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资料;
⑥ 其他与工伤认定有关的材料。
(3)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部门收到材料后,应在15日内完成工伤认定工作。认定期间可须要用人单位、职工提供补充材料。
(4)出具工伤认定结论
工伤认定部门依照调查情况,对工伤事故实认定,出具工伤认定结论。结论分为:工伤、非工伤、视同工伤。
(5)通知相关单位及个人
工伤认定部门出具工伤认定结论后,应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受伤职工及其家属。
二、单位办理工伤认定的规定
1. 用人单位的义务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该办理工伤认定:
(1)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是说患职业病的;
(2)职工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的;
(3)职工在工作进展中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在48小时内死亡的。
2. 用人单位的办理程序
(1)报告事故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工伤认定部门报告。
(2)提供相关材料
用人单位应在报告事故后的15日内,向工伤认定部门提供相关材料。
(3)协助工伤认定部门调查
用人单位应协助工伤认定部门实事故调查,提供必要的资料。
(4)落实工伤待遇
工伤认定部门出具工伤认定结论后,用人单位应遵循《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落实工伤待遇。
3. 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未依照规定办理工伤认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工伤认定办法与部门规章的关系
1. 工伤认定办法
工伤认定办法是指工伤认定部门在办理工伤认定进展中,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操作规程。
2. 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是指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授权制定的具有普遍约力的规范性文件。
3. 二者关系
工伤认定办法是工伤认定部门在办理工伤认定期间的具体操作规程属于部门规章的范畴。工伤认定办法的制定,应该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四、工伤认定只能单位给办吗?
1. 工伤认定主体
工伤认定主体包含用人单位、工伤认定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
2. 工伤认定程序
工伤认定程序分为以下三个阶:
(1)用人单位报告事故、提供材料;
(2)工伤认定部门调查核实、认定工伤;
(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照工伤认定结论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3. 工伤认定单位办理规定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理应办理工伤认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如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工伤认定,受伤职工及其家属可以向工伤认定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部门直接认定工伤的手续及单位办理规定,旨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确信工伤事故得到及时、准确的认定。用人单位理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切实履行义务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工伤认定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工伤认定工作的公正、公平、透明。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全解析:谁有权认定工伤及如何申请工伤认定流程
- 2024伤残丨工伤责任不认定工伤怎么办:不认定工伤如何赔偿及单位责任处理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责任未认定,如何争取合理赔偿权益'
- 2024伤残丨工伤认定受阻时的赔偿指南:处理不认定工伤的赔偿策略与法律途径-工伤认定不成功,该如何寻求赔偿
- 2024工伤丨工伤不被认定谁负责:单位赔偿与应对措解析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标准更新:明确哪些情形不再被划归为工伤范畴
- 2024工伤丨工伤赔偿不需认定工伤吗:是否需要工伤认定书及如何处理工伤赔偿问题
- 2024伤残丨工伤赔偿新规:特定情形下无需工伤认定即可获得赔偿
- 2024伤残丨工伤赔偿流程:工伤伤残认定与赔偿标准的完整解读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和不认定赔偿结果能一样吗:探讨认定与否的赔偿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