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劳动力市场。对超过70岁的老年人对于,他们在工作中遭遇工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由于年龄起因,这部分人群往往无法被认定为工伤,引发赔偿疑惑成为社会关注的点。本文将详细解析超过70岁老人怎样认定工伤及赔偿标准。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工伤认定常常适用于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超过70岁的老人往往不具备法定劳动者资格,用工单位聘用的老人不受劳动法规调整,不能申请工伤认定。这就使得超过70岁的老人在工作中遭遇工伤时,很难得到工伤认定。
虽然超过70岁的老人不具备法定劳动者资格,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以下几种情况可供参考:
1. 超过70岁的老人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伤害且伤害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可尝试申请工伤认定。
2. 超过70岁的老人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患职业病,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3. 超过70岁的老人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死亡可申请工伤认定。
超过70岁的老人在工作中遭遇工伤,医疗费用是赔偿的首要项目。医疗费用涵治疗费用、复费用、费用等。具体赔偿金额需依照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
依照工伤等级,超过70岁的老人可以获得一定期限的伤残补助金。伤残等级分为一级至十级,伤残补助金的计算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赔偿标准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
(2)二级伤残:赔偿标准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
(3)三级伤残:赔偿标准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
(4)四级伤残:赔偿标准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5)五级伤残:赔偿标准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6)六级伤残:赔偿标准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7)七级伤残:赔偿标准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
(8)八级伤残:赔偿标准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
(9)九级伤残:赔偿标准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
(10)十级伤残:赔偿标准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超过70岁的老人在工作中遭遇工伤,倘使需要护理可请求用人单位支付护理费。护理费的赔偿标准依据护理等级和护理期限计算。
倘使超过70岁的老人在工作中因工死亡,其家属可需求用人单位支付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的计算标准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超过70岁的老人在工作中遭遇工伤,其家庭生活受到作用可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家庭生活补助。家庭生活补助的计算标准依据家庭成员人数、家庭收入等因素确定。
超过70岁的老人在工作中遭遇工伤,首先应向用人单位或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申请工伤认定时,需提交以下证据:
(1)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
(2)医疗机构出具的工伤证明。
(3)用人单位出具的工伤证明。
(4)其他相关证据。
劳动保障部门受理申请后将对工伤认定申请实行审查。审查期间,用人单位和伤者可提交相关证据。
劳动保障部门依据审查情况,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如用人单位拒绝赔偿,伤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须要用人单位支付赔偿款。
超过70岁的老人在工作中遭遇工伤,虽然工伤认定存在一定难度,但在具备一定条件下仍有可能获得工伤认定。在赔偿方面,伤者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费用、伤残补助金、护理费、丧葬补助金等赔偿项目。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合理 ,有助于保障超过70岁老人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