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补偿、提前退休、死亡抚恤、伤残鉴定与认定标准
在我国,劳动者因病因非因工伤产生的各类权益保障疑惑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围绕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提前退休、死亡抚恤、伤残鉴定与认定标准等方面实探讨,以期为劳动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支付主体为企业。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六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按比例计算。
因病或非因工伤残提前退休,需满足以下条件:
(1)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因病或非因工伤残提前退休的劳动者,享受以下待遇:
(1)基本养老金:遵循本人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计算。
(2)医疗待遇:继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因病或非因工伤死亡的劳动者其抚恤金的支付主体为社会保险机构。
因病或非因工伤死亡的劳动者,抚恤金标准为:
(1)一次性抚恤金:死者生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乘以二十个月。
(2)丧葬费:遵循当地丧葬费标准支付。
因病或非因工伤残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
因病或非因工伤残鉴定标准,参照《劳动能力鉴定职工伤病残等级标准》实行。该标准将伤病残分为十个等级,依照劳动者伤病残程度,确定相应的等级。
因病或非因工伤认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
因病或非因工伤认定标准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疾病范围:涵职业病、传染病、慢性病等。
(2)工作时间: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发生的疾病。
(3)因果关系:疾病与工作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病或非因工伤劳动者在解除经济补偿金、提前退休、死亡抚恤、伤残鉴定与认定等方面享有相应的权益。劳动者在 进展中,应充分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企业也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279124.html
上一篇:工伤与疾病死亡认定指南:涵认定标准、申请流程与权益保障
下一篇:工伤认定中因病负伤的特殊情况分析:伤病并存下的工伤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