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称号是对为、民族、人民利益英勇献身的人员的更高荣誉。我国高度重视烈士称号的授予对因公牺牲人员的认定也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本文将对烈士称号授予与因公牺牲认定标准实解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烈士称号是指、军队、公安机关、安全生产监管理部门、生和健部门等对在保安全、维护、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英勇献身的人员,授予的一种荣誉称号。
(1)在保安全、维护、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英勇献身;
(2)具有高度的共产觉悟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3)为和人民利益作出巨大贡献,事迹感人,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4)经有关部门审核认定。
因公牺牲是指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进展中,因工作起因引发的意外伤亡。
(1)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上因工作原因引发的伤亡;
(2)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上因突发疾病引发死亡;
(3)在实紧急任务、处置突发期间因工作原因引发的伤亡;
(4)因公出差、出勤期间,因工作原因引起的伤亡;
(5)其他因工作原因引发的伤亡。
因公牺牲认定部门主要包含:
(1)所在单位;
(2)人事部门;
(3)安全生产监管理部门;
(4)公安机关。
所在单位理应在事故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向人事部门提交因公牺牲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人事部门收到申请后,理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实初步核实,并报请单位负责人审批。
单位负责人应该在5个工作日内对人事部门的报告实行审批对合因公牺牲认定条件的,予以认定。
单位应该在认定后5个工作日内,将认定材料报送安全生产监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收到认定材料后,理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实行复核,对不合认定条件的,提出撤销认定意见;对合认定条件的,予以确认。
复核通过后,人事部门应该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所在单位,所在单位理应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本人或家属。
1. 《因公牺牲认定办法》
2. 《因公牺牲认定申请表》
3. 《因公牺牲认定报告》
4. 《因公牺牲认定复核意见书》
烈士称号授予与因公牺牲认定标准是对英勇献身人员实行表彰和补偿的必不可少依据。我国对烈士称号的授予和因公牺牲认定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旨在扬烈士精神,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人民利益英勇奋斗。相关人员应深入熟悉这些标准和程序,保证烈士称号的授予和因公牺牲认定工作依法依规实行。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27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