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现在还有哪些公司在放贷款,真的挺有意思的。)
在当今社会,放贷业务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大型科技公司还是传统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让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公司们。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蚂蚁集团(支付宝),它是国内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科技服务商,龙头地位毋庸置疑。它的拳头产品——和,早在2020年的时候用户规模就已经超过了5亿!(是不是有点吓人?)而且据最新数据显示,蚂蚁消金的贷款余额达到了惊人的3100多亿,同比增长37%。这背后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和的导流,可以说是典型的左手倒右手操作。不过这样的做法也让其他做助贷的资方感到头疼,因为这意味着优质的资产变得更少了。
再来说说京东金融,它依托自身的电商场景优势,推出了和金条两款核心产品。其中已经成功连接了超过200万家商家和5亿消费者,而金条在2020年的贷款余额更是突破了1000亿大关。(想想看,这么多钱在流动,真是让人惊叹。)
平安消费金融也是值得关注的一家公司,它同样采用了类似蚂蚁集团的模式,通过内部资源进行贷款发放。还有不少其他的科技公司也加入了这场“放贷大战”,比如腾讯微粒贷、阿里、360金融贷等等。甚至像抖音中融贷、百度度小满这样的新兴势力也不甘落后。(这年头,好像哪家公司不搞个贷款业务都不好意思自称是科技公司似的。)
当然啦,除了这些科技巨头之外,还有很多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参与进来。比如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它不仅业务范围广,而且提供的贷款产品种类繁多,像什么寿险贷、车主贷之类的都很受欢迎。再比如国美小额贷款,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老派,但它却是实打实地拥有着30亿元资本的小额贷款公司。
说到小额贷款公司,那就不得不提到它们的数量变化趋势了。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还有大约5428家小额贷款公司处于正常运营状态。而相比之下在2015年左右的时候这个数字曾经高达8900多家呢!(这就说明了很多小公司被淘汰掉了,留下的都是经过严苛筛选后的佼佼者。)
最后再来聊聊一些特殊类型的机构吧。比如说保险公司旗下的贷款子公司,它们通常会利用母公司积累下来的信誉来吸引客户;还有就是那些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典当行,它们凭借着灵活便捷的服务方式继续活跃在市场上。
目前市场上仍然存在大量合法合规且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放贷机构。但是我们也应该警惕某些不良现象的发生,比如过度营销、隐瞒真实成本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享受到公平合理的金融服务体验。
(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透明公正的借贷环境。)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dkuanqu/1010359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