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简介:最近陆金所的动作频繁,尤其是追加贷款业务备受关注。有人说这是陆金所布局新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有人质疑背后隐藏的风险。这篇文章带大家一起深入了解。
2024年初,平安已经将更名为平安担保。陆金所控股兼CEO赵容奭表示,已在2023年第三季度末完成了向100%担保模式过渡,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新增贷款全部由消费金融子公司作为表内贷款发放,或由平安融资担保在100%承担风险的业务模式下提供,这进一步夯实了金融牌照的主体责任。
不过,我也有点小烦恼。比如我在平安陆金所贷款180万,年利率4%,下款时扣除了5400的一次性初收费用,这让我感觉像是变相的“砍头息”。而且,每期除了利息之外我还得支付保费保险费,但是平安并未经过我的签字、签署委托书,我对保单和担保合同完全不知情,所以我觉得这些费用是无效的。
2023年以后,陆金所新增贷款中(不包括消费金融子公司),公司自行承担的风险敞口高达53%,而2022年同期只有27%。简单来说,就是陆金所将原来的风险由平安集团内的兄弟公司转移至子公司平安融资担保子公司上,这种做法本质上还是平安擅长的风险内循环模式,虽然换了包装,但核心没有变化。
据陆金所控股2024年三季报显示,三季度陆金所控股新增贷款约505亿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其中消费金融新增贷款264亿元,同比增长28%,占总新增贷款的52%。这表明陆金所正在加速向消费金融领域扩展,同时也保持了小微融资业务的稳定发展。
消费金融业务稳健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平安消费金融公司的支持。这家公司在2020年4月开业,股东结构方面,中国平安持股30%,陆金所的三家关联公司合计持股70%。截至第三季度末,消费金融贷款余额累计达361亿,较上季度未增长9%,较上年未增长24%。
其实,陆金所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一季度业绩依旧收缩,收入同比下降30.9%,净亏损3亿元。去年陆金所控股各类型贷款的逾期率均有所上升,30天以上的逾期率达到了9%。
不过陆金所控股依然锚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它通过“消费金融+小微融资”的双引擎模式,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同时陆金所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比如4月初已经完成了对平安壹账通银行(香港)的收购,利用与陆金所控股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项目 | 2023年 | 2024年 |
---|---|---|
新增贷款 | 505亿元 | 目标增长 |
消费金融贷款余额 | 361亿元 | 预期增长 |
逾期率 | 9% | 需持续改善 |
陆金所的追加贷款业务或许只是其战略布局的一部分,但这无疑是一个信号——陆金所正在加快步伐,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份额。风险与收益总是相伴而生,投资者需要擦亮眼睛,理性看待。
陆金所的未来究竟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大家还看了:
平安陆金所追加贷款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dkuanke/120163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