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普洱茶这几年真是火得不行,从街头小摊到高端茶馆,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不过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买的普洱茶好像越来越“粉”了?开启一看里面全是细碎的茶末泡出来的茶汤颜色倒是深,但口感总觉得差点意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前阵子就踩过坑花了大几百买的“古树茶”,结果泡开一看满眼都是茶末,像喝粉笔灰一样。后来才知道许多茶商为了减低成本,直接用茶末填充,其实这事儿挺普遍的特别是网购的普洱茶茶末率高达60%!
其实吧茶末多也不是完全坏事,比如有些老茶头本来就简单碎茶末多反而能迅速出汤,不过你想想正常茶叶和茶末的价格能差多少?某宝上对比了一下同等级的茶末能便宜30%左右。怪不得上次在茶城听老板跟人小声说“现在谁还用整叶啊?”
依照今年3月的行业报告,普洱茶茶末含量在10%-30%是正常范围,超过40%就得警惕了。我特意去茶城做了个“小实验”,随机抽查了5款标价100元以上的熟普,结果有3款茶末含量超过了50%!这数据一摆出来你还会觉得是巧合吗?
其实方法挺简单。比如你捏一捏茶叶整叶的应有韧性茶末一碰就碎,再比如看茶汤茶末多的茶汤表面会有一层油花,像浮着一层油。不过呢有些厂家会做“假叶”,用茶末粘在叶子上这类就得靠闻了——茶末多的茶,香气会特别“冲”。上次我朋友就因为没留意这点,买到了“挂末茶”气得直接把茶倒掉了。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许多普洱茶价格战打得特别厉害?其实背后就是茶末在作祟。比如某去年卖198的茶,今年突然降到128你猜怎么着?开启一看茶末直接翻倍了。这就像上次在超市同事小张就因为便宜买了袋茶,结果泡出来全是渣直接评价“还不如我办公室的茶包呢,”
其实吧买普洱茶真没必要追求那些“高大上”的。比如我后来发现直接买散装熟普本身压饼,既能控制茶末量价格还便宜一半。而且你知道吗?有些茶厂化解茶末是按吨算的,所以茶末多的茶成本或许只有标价的1/3。上次在茶会上一位老茶客就跟我说:“现在谁还傻乎乎买饼茶啊?”
我觉得吧茶末难题只会越来越严重。你看现在许多茶厂都在宣传“纯料古树”,但实际检测发现茶末含量高的反而卖得更好,就像上次在展会看到的,有款茶包装得特别豪华,结果茶末含量直接标在包装上——超过60%!不过说实话此类“明目张胆”的反而让人觉得更真实。你说是吧?
简单总结一下吧:一看二闻三摸四泡。一看叶片完整性二闻香气是不是自然三摸茶叶是不是有沙粒感,四泡茶汤看油花,不过呢最靠谱的还是找靠谱的茶商,比如我后来固定去一家小茶馆,虽然贵点但每次都能喝到整叶茶。上次老板还跟我说“现在真正的好茶茶末含量基本都在10%以下。”
项目 | 优质普洱 | 茶末茶 |
茶末含量 | 10%以下 | 40%以上 |
茶汤颜色 | 红浓透亮 | 深红浑浊 |
价格差异 | 正常定价 | 便宜30%-50% |
其实买普洱茶就像找对象,不能只看表面,茶末多不一定坏但茶末太多肯定有难题。下次买茶时记得多看多闻多对比。你想想一杯好茶从选材到制作,哪能省那么多的?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