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洱茶台地茶产量直接腰斩,从云南茶农到茶城老板,人人谈“减产”色变,那些掌握的茶山今年怎么突然“掉链子”?价格疯涨的背后是真实危机还是炒作提升?这盘棋到底谁在布局?
其实你想想去年这个时候,我还能在茶城随便淘到几饼2022年的春茶,不过今年呢?茶商们要么捂着不卖要么直接翻倍涨价,有个老茶友私下吐槽“现在连熟人都不给面子,好茶都进了‘懂茶’的人手里。”数据说话2023年云南台地茶产量同比暴跌35%,部分核心产区甚至跌了50%!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实实在在的“断供”危机。
应对办法与其追涨杀跌不如多留意小产区散茶。比如临沧邦东乡的零散农户,虽然单量少但品质真。
你感受过40℃高温+连续干旱是什么滋味吗?云南茶农今年可真尝到了。我亲眼见过勐库茶山的茶树,叶子都晒得发白卷曲像被火燎过一样,气象局数据确定显示:2023年云南全省平均气温比常年高1.2℃,降水比常年少20%。此类天气别说高产了能保住树命就不错了!
年份 | 平均气温(℃) | 降水量(mm) |
2021 | 16.8 | 950 |
2022 | 17.2 | 880 |
2023 | 18.0 | 760 |
应对办法:茶农们着手搞“微喷灌溉”,就是那种像蜘蛛网一样的小水管。虽然成本高但能保住芽头。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买普洱茶像抢黄金一样?某知名山头茶饼去年才2000元一饼今年直接飙到5800元!不过此类价格把许多普通茶客都吓退了。我邻居王哥就抱怨:“现在喝茶都快成奢侈品了,喝得起的老茶客越来越少。”2023年普洱茶线上销售数据证明:虽然高端茶价格翻倍但整体销量下滑了15%。
化解办法:多留意中端口粮茶。比如易武正山的古树茶,价格虽然涨了但还算理性,适合日常喝。
最近茶圈流行一个词叫“茶盲”,就是那些完全不懂茶但特别敢花钱的人。我表弟就是个典型他根本分不清生熟茶但听人说“少就是好”,就一口气买了十饼。这类现象很奇怪懂茶的人观望不懂的反而追涨,茶商们私下说现在店里70%的销售额都来自这类客户。
化解办法:做茶的朋友提议与其盲目囤货不如多学点知识,知道怎么辨别好茶。
你绝对想不到现在有些茶农为了赚钱,直接把能卖钱的古茶树挖走卖钱!我去年在布朗山亲眼看到,一辆辆卡车把带根的茶树运走,像在拔萝卜,这类短视行为太可怕了!云南省农业厅今年查获了200多起非法采挖案例,直接亏损超过3000万元,这等于在饮鸩止渴今天挖树明天就没茶可产了!
解决办法:已经着手严打茶农们也得转变观念古树茶应保护起来,做成旅游项目比卖树强。
其实产量跌35%这个数据,仔细分析挺复杂的,一方面是气候真的恶劣,另一方面有些茶企为了推高价,故意控制出货量,我有个做茶的朋友就承认:“少产点价格才能上去。”这类“饥饿营销”在普洱茶界太常见了。但长远看这绝对是自毁长城。
未来趋势预测2024年假如气候恢复正常,产量会回升但价格或许还会保持高位。关键看茶农们能不能抵制住“挖树卖钱”的诱惑。
你有没有感觉现在买普洱茶像参加考试?要懂山头、懂工艺、懂年份,不然就会被忽悠。我大妈前阵子买饼茶店员天花乱坠讲完她最后花了3000块买了饼“古树茶”,结果回家一查是台地茶。这类信息不对称太普遍了。2023年消费者投诉数据显示,普洱茶相关投诉增长了60%!
解决办法:多看评测、多对比、多问细节。记住没有绝对的古树只有相对的品质。
其实最苦的是茶农。产量减了但农药、肥料、人工成本一分没少。我去年在景迈山碰到一位老茶农,他说“现在一公斤鲜叶卖80块,去年能卖60但成本涨了20块,等于白忙活。”此类“增产不增收”的怪圈,让许多年轻人都舍弃了种茶。云南茶叶协会统计2023年茶山撂荒面积增长了8%。
解决办法:茶农们着手搞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缩减中间商盘剥。虽然难但总比单打独斗强。
2023年减产35%的警报已经拉响,从气候异常到市场炒作,从茶农困境到消费陷阱,普洱茶台地茶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这场风暴你筹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