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为什么是老茶?普洱、普洱茶、老茶、什么?
普洱老茶,承载着时间的记忆与茶友的情怀,是岁月沉淀的珍贵茶品。这一承载着岁月记忆与茶友情怀的珍品,无疑是众多普洱茶爱好者的终极向往。
普洱老茶的定义与特点
普洱茶被称为“老茶统料”,源于其特殊的制作工艺和陈化特性。所谓“老”,是指普洱茶经过长时间存放后,其内含物质发生了显著变化,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加浓郁。
而“统料”则是指普洱茶原料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无论是古树茶还是台地茶,都可被加工成普洱茶。简而言之,老茶头就是普洱茶在渥堆发酵时结成团块而不易解开的茶。
老茶的特点:口感醇厚、香气馥郁、药效显著。研究表明,老茶叶经过长时间的存放,茶汤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含量减少,使得口感更加醇厚,回甘更加持久。
普洱茶的分类
- 生茶:未经渥堆发酵,口感较为苦涩,适合长期存放。
- 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口感醇厚,适合即饮。
熟茶比生茶多了一道工序,那就是渥堆发酵,只有经过渥堆发酵,才能成为熟茶。而且熟茶的渥堆发酵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一道工序,如果掌握不好,会导致发酵过重,或者发酵过轻。
工艺 | 特点 | 适用场景 |
生茶 | 苦涩,适合长期存放 | 收藏、陈化 |
熟茶 | 醇厚,适合即饮 | 日常饮用 |
老茶的形成与年份
普洱老茶可以说是茶界的“古董”,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很多人对老茶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存放5-8年就能叫老茶,也有人坚持要10年以上才算数。
其实,老茶并没那么死板,关键是看它的转化程度和内在价值。那么在普洱茶的历史上,也有“老茶”的概念吗?
明代大理白族进士李元阳记叙的感通茶:“藏之年久,味愈胜也。”明清时期,感通茶是云南的名茶。六年(1917年)《路南县志》中赞赏宝洪茶:“藏之越久越佳。”感通茶、洪宝茶,都是晒青绿茶。可见历史上关于普洱茶“越陈越香”是有记载的。
代表性老茶:大红印、无纸红印、红印铁饼、蓝印铁饼等。其中,“铁饼”是指采用金属模具压制、质地紧实的饼茶,其坚硬如铁,因而得名。
七子饼茶的兴起
谈及七子饼茶,其名称源于时期对圆茶的改称。自1972年后,国营茶厂所产的普洱茶饼,其外包纸上均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字样,并附有拼音。
老茶的品鉴与实测
说了这么多理论,光说不练可不行。今天,我就拿出家里珍藏的一饼80年代的老普洱,给大家做个“实测”。
看干茶:这饼茶,已经拆开几十年了,但还能看到一些金毫。颜色是红褐色,有些地方已经碳化了。这,就是岁月的痕迹。
实测要点:
- 看干茶颜色与形态
- 闻干茶香气
- 品茶汤口感
老茶的秘密与做旧
普洱老茶有故事,内敛厚重,是光阴的痕迹。但好喝的老茶难得一见,很多茶客因此追捧,不良商家便用各种手段做旧新茶,以提高收益。
比如,化学做旧:普洱茶后期的转化主要是茶叶氧化造成的,添加高强氧化剂可以快速达到老茶的效果。不过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损害了普洱茶的文化价值。
做旧手法:
- 化学氧化
- 高温烘烤
- 染色处理
如何辨别老茶的真伪
老茶好仓认为,在一定年份基础上,当茶的口感达到有苦涩几无、有陈香老味、口感甘醇、茶性比较温和时,这样的茶基本就可以归入“老茶”的范畴。
关于“多少年算老茶”这一问题,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它既取决于时间的沉淀,也与仓储环境和转化效果密切相关。
辨别要点:
- 看干茶颜色是否自然
- 闻干茶是否有异味
- 品茶汤是否醇厚甘甜
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无端人口司马亮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